你好,這個結轉是按照每月結轉的,年末不用單獨結轉
月末做完這一筆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年末怎么結轉銷項,進項
老師,月末結轉增值稅的分錄如下對嗎? 進項大于銷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銷項大于進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年末需要結轉。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月末結轉也是這樣做分錄嗎?
老師,月末結轉增值稅,這樣結轉可以嗎,假設進項,1000,銷項500,分錄如下,結轉,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1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1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500 貸: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500,這樣有問題?
老師 每月算好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年末做一次結轉嗎 年末結轉分錄寫一下
題目在前(9)該設備于2x19年1月1日交付B公司,預計使用壽命為8年,無殘值。假設B公司2x19-2x21年的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4500000元、5600000元和4800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和各項稅費影響。計算內含利率所需的年金現值系數和復利現值系數如下:(P/A,6%,3)=2.6730(P/F,6%,3)=0.8396(P/A,4%,3)=2.7751(P/F,4%,3)=0.8890要求:1.請替出租人A公司:(1)判斷該項租賃是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2)租賃期開始日,計算出租人的租賃收款額、租賃投資總額、租賃投資凈額、未實現融資收益和內含利率;(3)編制A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以及以后每年有關租賃的會計分錄。2.請替承租人B公司:(1)租賃期開始日,計算承租人的租賃付款額、租賃負債(折現率采用出租人的內含利率)、未確認融資費用和使用權資產的初始成本;(2)編制B公司租賃期開始日以及以后每年有關租賃的會計分錄。(利息費用和折舊均在年末一次性確認和計提,B公司采用直線法對使用權資產計提折舊)
該設備用于產品生產,合同主要條款如下:(1)租賃資產:設備C;(2)租賃期:2x19年1月1日至2x21年12月31日,共3年,期滿可以續租2年;(3)租金支付:2x19年1月1日支付租金200000元,自2x19年起每年年末支付年租金1100000元,如果每年年末B公司能夠按時支付租金,可減免100000元,根據B公司的財務狀況,可以合理確定其每年年末能夠按時支付租金;(4)租賃期內,如果B公司年產品銷售收入超過5000000元,需額外支付租金50000元。(5)該設備于2x19年1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2918286元,賬面價值為2800000元;(6)租賃期(3年)屆滿時,B公司可以100元購買該設備,預計租賃到期日該設備的公允價值不低于500000元;(7)B公司為該租賃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為10000元,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8)A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支付與該租賃直接相關的傭金4000元,同時,為了對B公司進行激勵,A公司同意補償B公司因租賃發生的中介費1000元,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9)該設備于2x19年1月1日交付
老師 1:工商年報社保繳費基數是填12月的基數總和還是全年的基數總和 2:現在生育險合并到醫療 生育險部分應該怎么處理 直接填0嗎
老師您好,總分公司合并在一起申報所得稅,我是先把季報的所得稅報表在電子稅務局上報出來看看計提所得稅。是多少還是先自己計提呢?我怕有四舍五入的誤差
老師,1季度的企業所得稅從業人數季初和季末按這個自動生成的人數,還是按我實際個稅報的人數,上面自動季初季末是1呢,我1-3月都是兩個人
公司12月份買了一輛車,當時已做固定資產,1月份的時候交了那個車輛購置稅,那這個稅要怎么入賬
老師我司是非盈利組織的,之前只有一個項目,不區分統一入賬,現在有幾個項目了,領導說要分開項目核算,這個賬怎么做呢,要下設幾個項目的核算科目嗎
請教一下,非常感謝! 個人轉讓無形資產應該按財產轉讓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計個人所得稅?
但消費稅應使用最高價作為計稅銷售額。不是要選c嘛
老師,你好,我是建筑公司,有一個項目有十幾個臨時工,從公帳代發工資,請問需要報個稅嗎
那這樣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增值稅——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余額就會很大呀 一直掛在哪里不管嗎?
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這個結轉分錄的前面還有個,就是兩個一起的 借應交增值稅——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但是 學堂實操就是只有我說的那一步驟 解釋是那樣 關系到納稅申報 不是很明白
實務中是兩個分錄的,老師寫的這種 老師接觸的公司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