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個是屬于,比如說,我們每年集體的費用是100萬,同時確認的了資本公積,后期支付的時候,發現是120,超過計提了,差額直接計入資本公積
下面這個是為什么? 與股份支付相關的支出在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確認為成本費用時,其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應區別于稅法的規定進行處理: 1.如果稅法規定與股份支付相關的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則不形成暫時性差異;(很少見) 2.如果稅法規定與股份支付相關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在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確認成本費用的期間內,企業應當根據會計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計可稅前扣除的金額計算確定其計稅基礎及由此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符合確認條件的情況下,應當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 【補充例題】 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以后期間不會變更,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1月2日,甲公司經股東大會批準,授予其50名管理人員每人10萬份股份期權,每份期權于到期日可以6元/股的價格購買甲公司1股普通股,但被授予股份期權的管理人員必須在甲公司工作滿3年才可行權。 甲公司因該股權激勵于當年確認了400萬元的股份支付費用。稅法規定,行權時股份公允價值與實際支付價款之間的差額,可在行權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甲公司預計該股份期權行權時可予稅前抵扣的金額為1 500萬元。
老師,請教一下: 固定資產多種情況提到“有確鑿證據表明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部分”、“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等描述, 但是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就是以下5個要點: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和經營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3.有形資產,4.相關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5.成本能可靠計量。 教材上所說:定期檢查發生的大修理費用,有確鑿證據表明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部分,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那到底多少金額、或者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呢?感覺沒法兒判斷啊? 可否麻煩老師詳細解釋一下,能舉例說明最好,謝謝! 到
老師問下,關于這個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是不是只要企業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那么關聯方相對應的這部分利息也就可以不算作利息收入計算所得稅。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上面那張圖我怎么理解
老師好,問一下這句話說的對嗎?什么理解意思,麻煩解釋一下,一般而言,企業資金按照來源渠道不同,可分為所有者權益(自有部分)和負債(借入部分)兩大類。根據企業所得稅相關稅法規定,企業支付給所有者的報酬(股息、紅利所得)不允許稅前扣除,而支付給債權人的報酬(利息所得)只要符合了特定條件就可以稅前扣除。因此兩者相比,負債籌資發生的利息支出能夠減少所得稅計稅依據,從而增加股東稅后凈收益,無疑更為劃算。
請問老師,“與股份支付相關的支出預計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超過《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確認的成本費用,超過部分的所得稅影響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這句話該怎么理解,是什么原理啊?能舉個例題說說嗎?
老師,單位是2021年成立的,集體經濟組織,我剛入職接手,平時來往業務不多,馬上季報了,無從下手,之前的會計都是0申報,我現在要怎么做呢?
請教一下,非常感謝! 題目為什么不是按以下會計分錄計算,如果不是,完整的會計分錄是怎樣的。 借:營業外支出226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6 借:主營業務成本100 貸:庫存商品100
老師好,增值稅申報時,1:如果公司不是差額計稅的話,附表一是不是直接點擊保存,關閉即可,其他按正常操作,對嗎?2:如果公司本月免征增值稅,主表正常操作,附表一,附表二,減免明顯表三個表都只要點擊保存,然后關閉即可,是嗎?當然后面是要點擊申報,需要繳費時再點擊繳費,是這樣嗎老師,謝謝!
老師。賬上待認證的發票有200多萬,但是前一任會計沒有交接那個待認證的發票給我。我應該怎么找出來?
分公司注冊的第一年,屬區稅務局要求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也是就地匯算的,那么總公司就不需要合并此分公司的數據申報所得稅了,匯算也不要合并這個分公司的數據了,因為它自己單獨做了匯算了對嗎
銀行有一筆流水,收付款都是同一個公司名,請問這個怎么做賬,怎么寫分錄呢?
假如一件貨物出口價10000元,知道利潤率(毛利率)是5%,那這件貨物的成本怎么算。另外這個成本是不是應該按不含稅價算?
老師好,老板用銀行賬戶付的1500的保險費,但是沒看到發票,請問分錄怎嗎做啊,謝謝
老師好,我公司買了一部手機4900,這個分錄怎嗎做正確啊?謝謝
已知利潤率(毛利率)和售價,成本怎么算。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這兩個區別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啊,為什么說是所得稅部分
就是說,因為這個不是計入了成本費用嗎,然后影響所得稅,按照這個影響的數據
為什么只是所得稅部分,不是全部差額部分呢?
為什么要計入資本公積而不是其他科目?
因為一開始我們做賬的時候也是資本公積
所以是保持匹配的
全額部分的話,股權比例就不準確了,股也是稅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