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開普票可以進行抵扣合同,可以簽署協議,說明企業性質變化。
一家公司是電商平臺 和供應商簽的入駐合同 開始是小規模 會有補貼部分 然后開普票 做成本 現在變為一般納稅人了 補貼部分開專票 還是按入駐合同形式的話 可以直接用來抵扣不?用更改業務合同嗎
請問 我們這月申請為一般納稅人了 供應商和我們平臺是簽的入駐合同 比如采購價10 但是其中有五塊我們是補貼 賠錢買的 這部分會讓對方開票 之前小規模 直接做成本 現在一般納稅人了 開專票 繼續做成本 可以嗎
我們是一家物業公司,其中幾層都是我們集團內部的十幾家公司(我們物業公司是其中一家),其余樓層都是正常租用辦公地點的公司,物業公司承接整棟樓的物業服務。水電費、空調服務費、網費等這些都是和供應商直接簽的整個樓的合同,再由物業公司轉售給下游公司。因為我們內部的其他公司,也使用了水電空調網費這些服務,以前就是直接開的發票,他們做費用,我做收入。但這樣的話等于我們多了一道流轉稅(因為我們開給其他內部公司的時候并不盈利),供應商是小規模納稅人,只用供應商開給我們的發票抵扣的話,就會多繳稅。我們這種情況,能不能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第十八、十九條分攤?可以的話怎么分攤?謝謝老師。
老師您好,朋友是一個通訊的應聘經理,平時正常工作,他現在辭職下來,自己成立了一個小規模納稅人,并擔任小規模納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平時承攬一些光纖電纜寬帶業務。如果不用公司開發票,自己用個人與某公司做業務,并在稅務個人代開發票對接某公司,取得的收入直接打個人卡賬戶,是不是也可以 這兩項是不是不發生沖突 如果是和小規模納稅人簽合同,錢直接到小規模對公賬戶。并正確的做賬務處理 這兩項業務是不是不發生沖突?這個經理可以用個人與公司簽合同,也可以自己公司與某公司簽合同 還是經理只能用公司與對外簽合同,不能自己作為個人簽合同做業務
老師 我再跟你講一下我這邊的情況哈 這邊是個商貿公司,銷售電器的,線下有600平的賣場,每個月銷售額在70-80萬,因為合作的供應商大部分是小規模和個人,所以目前取得的發票只有50%左右的專票,怕稅負太高,所以不想升為一般納稅人,目前是注冊了兩家公司在收款,后續的話想讓我接手處理整個賬務,我現在的主要問題就是1.不知道采取什么方式可以降低他的稅務風險(畢竟是在同一個賣場里面同時存在兩家公司)2.用兩家公司收款的話 進銷存怎么處理才能實現業務分離
2024年暫估了100萬成本,2025年到了80萬的成本發票,2024年所得稅匯算清繳還沒開始,這到的80萬的成本票怎么做帳
老師,好,私募基金公司主要是干什么類
個體戶可以去稅務局開專票嗎?
業務員把銷售訂單傳遞給會計會計可需要核。銷售訂單正確性
老師,什么情況下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3%呢?
老師,一般納稅人開普票或專票交的稅是一樣嗎?
小規模批發零售紅薯,開票票面上的稅率是多少呢
老師,我們是商貿公司賣水果的,當時在農戶手里收的15019斤蘋果,賣了13448斤,損耗1571斤,這1571斤做成本可以不,金額2906元。目前情況是:損耗的2906元已經做在去年12月已經做成本里了,但我發現入庫的斤數15019斤,出庫還是13448斤,庫里已經沒貨了,但出庫單上還有1571斤蘋果,是不是把出庫單補個1571,備注一下損耗就可以了。
公司賬戶 公戶被凍結了 因為一個訴訟法院凍結的 現在收付款 都不行了 我賬務上怎么處理
老師,公司利潤表是負數,清算補稅7000多是怎么回事啊
那合同形式是不是不能用入駐?
這個跟咱們平臺的要求是有關系的,跟其他的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