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享受附加稅減半嗎
可以享受地方教育附加稅和教育附加的減免。
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小微企業免征有關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財稅〔2014〕122號)第一條規定:
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以及按季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含9萬元)的繳納義務人,免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
二、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擴大有關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圍的通知》(財稅[2016]12號)第一項規定:
將免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范圍,由現行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度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元(按季度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
小規模納稅人避稅方法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從納稅人入手,如:不同納稅人之間的轉化。
因為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在一般情況下,小規模的稅負比一般納稅人重;但這不是絕對的,也有一般納稅人比小規模稅負大的時候,此時就需要找到兩類納稅人的應稅銷售額增值率與稅負的平衡點的關系,合理合法的選擇納稅人身份。(我們需要把握好稅務機關年檢的時間點,這是由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的重要節點。凡年銷售額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企業以及年銷售額達到規定標準的個體經營者,取消一般納稅人資格,按小規模納稅人辦理)
2.計稅依據的籌劃。
計稅依據是稅收負擔的直接影響因素,每種稅對計稅依據的規定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籌劃時,需要考慮不同稅種和稅法的要求展開。
(1)控制和安排稅基的實現時間(如稅基提前實現,適用于減免稅期間,可以提前享受更多的稅收減免;還如推遲稅基、稅基的均衡實現).
(2)合理分解稅基(字眼含義,例如大型的電器公司,在賣出相應的大型的電器后還會有應的維護保養費等包含在售價中,此時我們可以考慮如何使這部分保養服務費提出來,此時可以形成銷售貨物適用稅率16%,服務費適用稅率6%)。
(3)實現稅基最小化。
3.稅率的籌劃。
小規模納稅適用的稅率為3%,在這里的籌劃點灰常少。
4.優惠政策的籌劃。
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了支持某個行業或針對某一特殊時期,經常出臺一些減免稅在內的優惠性規定或條款,此時就需要針對企業是從事什么性質的經營活動而定。
一般納稅人享受附加稅減半嗎?對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以及按季納稅的季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9萬元(含9萬元)的繳納義務人,免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