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上述自用辦公樓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日是()。A.2021年6月1日
長期股權投資、…交卷用時36:02已答:22/50(共100分)單選題2分2021年5月25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合同,將該棟辦公樓出租給乙公司。根據租賃合同的約定,該棟辦公樓的租賃期為10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21年6月1日;前二個月為免租期,乙公司不需要支付租金。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自用辦公樓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日是()。A.2021年6月1日B.2021年5月25日C.2021年4月30日D.2021年3月8上傳附件1/50
2021年1月5日,甲公司外購一棟A辦公樓,支付價100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90萬元,當日投入使用,預計可使用50年,預計凈殘值率4%,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A辦公樓租賃給乙公司使用,租賃期為3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60萬元。當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1300萬元。2022年6月30日,A辦公樓的公允價值上升至1500萬元。7月20日,以1800萬元的價格將A辦公樓出售給乙公司。(3)2022年1月1日,甲公司與公司簽訂了一份廠房的租賃合同,約定每年的租賃付款額為30萬元,于每年年末支付一次;不可撤銷租賃期為5年,合同約定在第5年年末,甲公司有權選擇以每年30萬元的租金續租2年。甲公司確定租賃內含報酬率為4%,在租賃開始時選擇續租2年。甲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各年的實際利息。已知(P/A,4%,7)=6.00。
2021年1月5日,甲公司外購一棟A辦公樓,支付價1000萬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90萬元,當日投入使用,預計可使用50年,預計凈殘值率4%,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A辦公樓租賃給乙公司使用,租賃期為3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60萬元。當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1300萬元。2022年6月30日,A辦公樓的公允價值上升至1500萬元。7月20日,以1800萬元的價格將A辦公樓出售給乙公司。(3)2022年1月1日,甲公司與公司簽訂了一份廠房的租賃合同,約定每年的租賃付款額為30萬元,于每年年末支付一次;不可撤銷租賃期為5年,合同約定在第5年年末,甲公司有權選擇以每年30萬元的租金續租2年。甲公司確定租賃內含報酬率為4%,在租賃開始時選擇續租2年。甲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各年的實際利息。已知(P/A,4%,7)=6.00。
長江公司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2021年6月10日,長江公司與北航公司簽訂了租賃協議,將共開發的一棟寫字樓出租給北航公司使用,租期為1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21年7月1日,該寫字樓的賬面價值為6000萬元,公價值為6500萬元。2021年12月31日,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價值為7000萬元。長江公司采用公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不考慮相關稅費。要求:(1)編制2021年7月1日長江公司出租寫字樓的會計分錄。(2)編制2021年12月31日長江公司寫字樓公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
20x9年3月8日,甲公司董事會通過將其自用的一棟辦公樓用于出租的議案,并形成書面決議。20x9年4月30日,甲公司已將該棟辦公樓全部騰空,達到可以出租的狀態。20x9年5月25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合同,將該棟辦公樓出租給乙公司。根據租賃合同的約定,該棟辦公樓的租賃期為10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x9年6月1日;首二個月為免租期,乙公司不需要支付租金。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上述自用辦公樓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日是(C)A.20x9年3月8日B.20x9年4月30日C,20x9年6月1日D.20x9年5月25日提問:老師,為什么這道題不是選B呢
老師經營所得個稅申報表填寫成本的時候都包括哪些
老師 我下面一個員工 比如 讓她給我把一個表(這個表里面費用分了很多項目)我讓他其中一項單獨建立一個表格出來 然后對方說這不這里有 我說你給單獨列出來 然后她不愿意配合 最后我語氣比較嚴厲 她就給整理了 說明這個員工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員工
老師,審計年報,給我們的初稿固定資產里的折舊費用期末數據跟我給他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不一樣???這是啥情況?
請問:50歲,私人企業主辦會計,中級會計考過了,現在往哪方面發展?迷茫
老師,如果兩家公司是同一個法人,那請問可以用同一個地址嗎?一家是市區的,一家是園區的,是同一個法人
老師,請問法人能從公司借款嗎
就是廠家給我們的返點,正常情況下我們是需要開發票給廠家繳納增值稅的。如果我們沒有開發票給廠家,那這筆返點就需要進項稅額轉出?
個人經營所得,要是0收入,有交社保的,申報可以直接零申報不填收入和費用嗎
請教一下,非常感謝!2021年12月1日的當月不是也應該計提折舊嗎?(固定資產停用當月也應該計提折舊)為什么題目里面不計提折舊
從報關單到電子稅務局退稅的流程?報關單可以在電子稅務局退稅的前提是必須已收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