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企業持有的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是存貨--因為房地產企業,土地和房子用于出售,都是存貨--持有準備增值后轉讓,也是用于出售,也是存貨。 不是房地產企業的企業,持有準備增值后轉讓才是投資性房地產。注意區分企業的類型。滿意的話麻煩評價一下!
甲房地產開發商(以下簡稱甲公司)有關業務資料如下:(1)2020年1月,以出讓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權,預計使用年限為70年,準備開發建造商品房住宅小區對外銷售;(2)2020年2月,以出讓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權,預計使用年限為70年,不準備開發建造商品房和經營出租,準備持有待增值后轉讓。下列有關甲公司2020年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初始計量,表述正確的有(ABD)。 A.1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記入“開發成本”科目 B.1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存貨 C.2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 D.2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存貨 請問這道題D選項為什么是正確的 ?2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為什么不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老師您好,我們是新成立的公司,還沒招人。因為需要報稅了,想請教關于現在做零申報的幾個問題。一,年前存在以下幾個行為:①交了裝修款,當時銀行賬戶還沒申請,交的現金,有收據,后期可轉發票(現在還沒轉)。②股東換人,在稅務局交了印花稅。③法人轉進部分投資款。④銀行從賬戶里扣除了手續費。以上是否都需要體現在財報中呢?我目前的處理是:資產負債表中填入了實收資本和未分配利潤(手續費),并把相減的數額填入了貨幣資金。利潤表里填入了管理費用(手續費)。現金流量表為0。實在是不太懂,請老師指教。二,單位似乎還未辦理社保,是否不用管呢?還是也要進行零申報之類的行為?三,個稅的人員信息采集中,是否需要把所有股東都寫進去呢?(還不清楚他們是否要發工資)如果要寫的話,是否要先詢問他們有沒有在別的單位交個稅了?如果有別的地方交,是否就不用寫他們了?萬一如果股東都有別的地方交,沒人可采集信息了怎么處理呢
木木老師,請問下,中級會計實務里面的投資性房地產那章,房地產開發企業持有的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是存貨還是投資性房地產? 其他老師如果真的知道的,也可以接,半懂不懂的說不清楚的東拉西扯的,不要接!!!
2019年6月初,某企業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采用直線法攤銷。6月份發生相關業務如下:(1)1日,該企業自行研發某項非專利技術,當月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5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支出為200萬元,不符合資本化支出100萬元。該項無形資產無法確定其預計使用年限。(2)5日,出租一項特許權,賬面余額為500萬元,已攤銷150萬元,本月應攤銷5萬元。月末,收到本月租金10萬元,增值稅稅額0.6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3)20日,以有償方式取得一項土地使用權,取得后直接用于對外出租,企業將其作為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實際成本為300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30年。(4)29日,出售一項專利權,該專利權賬面余額為400萬元,已攤銷8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取得收入300萬元,增值稅稅額18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5)30日,企業自行研發的非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180萬元。并計算企業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寫出會計分錄。
2019年6月初,某企業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采用直線法攤銷。6月份發生相關業務如下:(1)1日,該企業自行研發某項非專利技術,當月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50萬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支出為200萬元,不符合資本化支出100萬元。該項無形資產無法確定其預計使用年限。(2)5日,出租一項特許權,賬面余額為500萬元,已攤銷150萬元,本月應攤銷5萬元。月末,收到本月租金10萬元,增值稅稅額0.6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3)20日,以有償方式取得一項土地使用權,取得后直接用于對外出租,企業將其作為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實際成本為300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30年。(4)29日,出售一項專利權,該專利權賬面余額為400萬元,已攤銷8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取得收入300萬元,增值稅稅額18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5)30日,企業自行研發的非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180萬元。并計算企業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寫出會計分錄。
老師好,企業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都是要做研發費加計扣除稅審報告嗎?
老師,公司是民非企業,現在職工退休后有3個人每個月公司還給他們發放工資,這部分退休人員工資還要申報個稅嗎?殘保金申報算這些退休人員工資嗎?
老師 你好。公司一些基建費用,辦公費用,如果讓銷售部門分攤 應該怎么做
采購了一批貨,比如說雞蛋,10000斤,五萬塊錢,分兩年很多次銷售出去了,結果發現,銷售發票數量開來9990斤,但是金額券開完了,統計進銷發票的數量余了十斤,但是公司賬面上也沒有貨也沒有金額了,這種情況怎么處理
本腦銷售500萬,成本350,三項期間費用50,這樣怎么算盈虧平衡點?
老師好:咨詢下 企業往來款壞賬計提的依據是什么?計提比例的選擇?這個有規范性文件規定嗎?或是制度層面的要求,可以介紹下企業實際生產經營中公司這部分的具體執行方式嗎?
1.欠供應商貨款100萬,未開發票,公戶沒錢先從甲方專戶代發20萬,代發時,借工程施工-材料款供應商,貸,應收賬款(客戶),2.公戶二次付款30萬時,借工程施工-材料款-供應商,貸銀行存款,我記賬時后都忘記用應付賬款,問這剩余50萬,和之前已付的50萬補憑證,體現供應商的應付賬款
老師,災害預警項目,投標人報價沒按招標文件要求的明細項報,是否屬于無效投標?
老師,怎樣看出企業是否已經資不抵債了?
工會籌備金工會經費,什么樣企業需要交這個東西
那圖片單選題答案錯了嗎?選項a和選項c都是錯的吧...a是應該確認為存貨,c是應該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對不對?
A錯了,C先確認為無形資產,等完工了,再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所以C應該沒錯。
那題目這道題為什么是在土地使用權買進來就直接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了呢? 我暈掉了,老師講的,土地使用權用于出租,是在租賃開始日確定為投資性房地產呀
直接出租,屬于投資性房地產。土地蓋房子,然后出租,屬于無形資產,蓋好之后出租,土地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那我后面給你發的那個題也是錯的嗎?
答案錯了嗎?
感覺有些問題,投資性房地產是已經出租的建筑物和已經租出的土地使用權,還有就是持有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所以關于購買了土地蓋房子,將來出租的情況,可能有些爭議,個人建議,如果題目說了董事會的決議建好房子出租,則可以直接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如果是沒說懂事會,則作為無形資產,建造完成后再轉為挑戰性非常,因為建造過程中,土地沒有滿足“已經出租的土地使用權”的條件。
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同時開始對外出租或用于資本增值,才能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初始入賬價值計量
根據圖片里面的,上面的題目屬于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吧
那應該是在建筑路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入賬價值為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的必要支出
屬于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同時開始對外出租或用于資本增值,才能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就是因為土地沒有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以我認為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書上關于對外出租,有些地方說用于對外出租,有些地方說開始對外出租,這個有區別嗎?
就是選項c: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準備建造用于對外出租的房屋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 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是:滿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且開始對外出租或用于資本增值時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里面有兩個不符合的地方,一個是準備建造跟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一個是用于對外出租和開始對外出租,這兩個都有影響嗎?
書上關于對外出租,有些地方說用于對外出租,有些地方說開始對外出租,這個有區別嗎?用于對外出租,不一定就租出去了,已經出租的土地使用權屬于投資性房地產。開始對外出租了,土地使用權就屬于無形資產了。 就是選項c: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準備建造用于對外出租的房屋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無形資產, 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是:滿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且開始對外出租或用于資本增值時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里面有兩個不符合的地方,一個是準備建造跟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一個是用于對外出租和開始對外出租,這兩個都有影響嗎?--有影響的。用于出租,還沒有租出去呢,開始對外出租,可以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