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項目比較多,需要計算回復
居民企業 (1)產品銷售收入64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180萬元。 (2)產品銷售成本400萬元,其他業務成本40萬元。 (3)稅金及附加28.6萬元。 (4)當期發生的管理費用86萬元,其中的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35萬元、業務招待費10萬元。 (5)財務費用20萬元。 (6)營業外收入10萬元,營業外支出30萬元(其中含公益性捐贈25萬元)當年12月購進符合《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安全生產設備一臺,投資額為30萬元,該設備當月投入使用。 (8)2018年度、2019年度經稅務機關確認的虧損額分別為70萬元和40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和稅法有關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該企業2020年會計利潤金額 (2)計算該企業2020年管理費用納稅調整金額(包括加計扣除部分) (3)計算該企業2020年營業外支出的納稅調整金額 (4)計算該企業2020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
乙公司被有關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本年度發生以下納稅調整事項: 1.在銷售費用中列支廣告費700000元。 2.在管理費用中列支業務招待費240000元,新技術研究開發費100000元。 3.本年購入電子設備10件,每件成本4000元,稅法上可一次性在稅前扣除,會計上計入固定資產,當年計提折舊10000元。 4.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公益性捐贈152000元。 5.本年從未上市的被投資企業分回稅后利潤60000元。 6.2012-2016年度均無虧損。 7.本年度累計預繳企業所得稅260000元。 請問年度納稅申報表應該怎么填
甲工業企業為一家居民企業,本年發生經營業務如下,(1)全年取得產品銷售收人5600萬元,發生產品銷售成本4000萬元(2)其他業務收人800萬元,其他業務成本660萬元。(3)取得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40萬元;繳納非增值稅銷售稅金及附加300萬元。(4)發生的管理費用760萬元,其中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為60萬元、業務招待費用70萬元;發生財務費用200萬元。(5)取得直接投資其他非上市居民企業的權益性收益34萬元。(6取得營業外收人100萬元,發生營業外支出250萬元(其中含公益性捐贈38萬元)。要求計算下列各題:(0)計算該企業本年度利潤總額(2)計算該企業本年度納稅調整額(3)該企業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4)該企業本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
該公司2019年度的營業收入為4887000元,利潤總額為6598980元 (1)發生《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視同銷售行為應確認的視同銷售收人為1 130 000元,視同銷售成本為1 000 000元。 (2)全年實際發放工資總額為5 000 000元,其中當年雇傭的15名殘疾職工工資為320 000元,經審查屬于合理的工資、薪金正常列支。實際支付的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福利費均符合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 (3)銷售費用中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250000元,以前年度尚未扣除的廣告費1200000元。 (4)管理費用中列支業務招待費600000元,新產品研發費用300000元。 (5)有一筆從其他企業借入的資金1 000 000元,本年度支付該項借款利息120 000元,已在財務費用中列支,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年利率8%。 (6)營業外支出中列支稅收滯納金和行政性罰款共50 000元 7)投資收益250000元,全部是從其投資的高科技企業分得的稅后利潤。 (8)該公司2018年度虧損2 000 000元。 計算該公司2019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稅額
(1)營業收入總額30000000元;(2)國債利息收益40000元;政府專項補助收入500000元,專款專用。(3)營業成本15000000元;(4)稅金及附加600000元;(5)銷售費用7000000元,其中產品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4000000元;(6)管理費用2600000元,其中新產品研發費用500000元;業務招待費400000元。(7)財務費用500000元,其中年初向天元公司借款500000元用于經營,年利率為10%,同期同類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為6%;(8)營業外支出900000元,其中工商罰款100000元,公益性捐贈600000元。(8)2019年發生虧損500000元。(9)2020年度已預繳企業所得稅累計為500000元。要求:請根據業務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該企業本年度會計利潤總額是:元。(2)公益性捐贈支出納稅調增額是:_元。(3)研發費用允許稅前加計扣除額是:元。(4)業務招待費納稅調增金額為:元。(5)借款利息支出納稅調增金額為:元。(6)該企業本年度補虧前應納稅所得額是:元。(7)該企業本年度匯算清繳時應補(退)所得稅額為:元。
(1)銷售收入4520300,可扣除的廣告費限額=4520300*15%=678045,實際發生700000,需調增 700000-678045=21955; (2)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4520300*0.005=22601.5,實際發生240000,需調增240000-22601.5=217398.5;符合條件的研究開發費2017年度加計扣除政策比例為50%,調減100000*50%=50000; (3)固定資產折舊稅法可扣40000,會計已折舊10000,調減30000 (4)扣贈扣除限額=會計利潤1149170812%=137900.4,實際發生152000,調增152000-137900.4=14099.6 (5)從未上市的被投資企業分回稅后利潤免稅,調減60000 (6)前5年無虧損不涉及彌補 (7)已繳稅金匯算時可減除
1-12行根據利潤表相關項目填寫,利潤總額1149170填入13行,匯總調整項目,調增=21955%2B217398.5%2B14099.6=253453.1(填入15行),調減=50000%2B30000%2B60000=140000(填入16行),19行、23行按報表邏輯關系填寫,25行按25%稅率計算填寫,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率15%,減征10%的部分填入26行,實際15%繳納的部分填入31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