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現在社保是強制性購買。 2:可以按照最低檔去購買。 3:按照實際的話會加大企業負擔。 4:籌劃: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
王某是中層管理人員,2017與2018年發生了下經濟行為。2007年2月王某承包了某企業的招待所,按照合同規定,招待所建立目標考核采取全年基本定額加完成任務提成的方式承包,全年定額工資80000元,提成比例按目標利潤提成20%,當年招待所實現目標利潤40萬元。2017年3月轉讓自用3年并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取得不含稅收入50萬元,該住房是王某2015年以27萬元的價格購置,有相關的購物發票。2018年4月在乙公司再任職,基本工資每月6000元,每月個人負擔服務標準的社會保險費600元。乙公司統一的員工購買了每人每年3600元的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2018年11月王某在境外A國取得勞務報酬50000元,按A國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8000元,取得偶然所得20000元,按A國稅法規定繳納了個人所得稅4000元。 1.計算王某2017年經營招待所應納的個人所得稅。 2.回答2017年轉讓住房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并說明理由,需要則請計算。 3.計算王某再任職取得的2018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試點期間,應稅所得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 4.計算王某境外所得應補繳的個人所得稅。
企業給員工繳社保,有大部分鄉下務工人員都不愿意買,該怎么辦?并且企業為了節約都是按最低檔買的,跟實際工資匹配不上行嗎?當下如果調整按實際工資購買社保,會不會增大企業負擔?要怎樣籌劃?
@小胡涂老師,你好。我舉一個例子,問題在后面。 甲、乙共同投資新設企業丙,丙的注冊資本100萬,甲乙各持股50%,因為乙有獨特的資源和優勢,甲實繳出資200萬元,僅占丙實收資本的20%,乙未實繳出資。對該業務,丙編寫的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200 貸:實收資本-甲企業 2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80 丙企業收到甲企業的200萬元投資后,將180萬元資本公積全部轉增實收資本,并相應調增了注冊資本,并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80 貸:實收資本-甲企業 90 實收資本-乙企業 90 我的問題是: ①為了保持甲乙認繳資本的構成比例,是不是最低要把丙公司的注冊資本調整至220萬,只有這樣,甲公司20(實繳)+90(轉增)=110,乙企業未實繳,但轉增90,尚未實繳的部分是20。 ②長期股權投資中,確定持股比例,是按照實繳比例還是認繳比例? ③長期股權投資中,假如一家企業購買一定比例股權,該股權只實繳了一半,未實繳的一半怎么辦?
有會做假賬的老師嗎?目前我們公司實際在職為30人左右,領導想讓買社保的12人全部工資都在公戶發,我提出了這樣會交個稅的,同時我有疑惑,就是銷售的薪資基本按原本是沒有超過5000,按照實際發放就是一下子飆升一萬多的水平,就是假的很。經過計算,每個月大概穩定支出5萬多的工資,如果按照實際發放,那么每個月就會支出9萬多工資甚至更多。我個人覺得這樣是不太正常的。在我們的收入并沒有怎么增加的情況下,員工的收入劇增是不合理的,只有收入和員工的收入一起增長才是正常的,而且之前固定的薪酬支出并沒有顯示我們是個銷售型公司,我們表面上是個服務型公司,沒有成本。我這樣的思路是對的嗎?
我們公司在小地方,有準備把企業做規范的想法,就是公司社保是按照當地最低標準繳納的,按道理是不是應該按照實際工資繳納,但是有的員工年齡大了,有的都沒買過社保,肯定會有人不同意,而且按照工資繳納,企業負擔也會加大不少,那可以把工資分為工資和津貼,補貼。拆分開,以前是沒有這些概念的,然后按照工資繳納社保,不知道這樣做合不合法。
開工紅包怎么記賬,過年去廟里添油錢,這種要怎么記賬
老師,當月簽訂了一份250萬的合同,銷售發票按實際發貨的時候開,這份合同的印花稅下個月得按250萬報呢,還是按開發票金額交印花稅?
個稅手續費返還,營業外收入,匯算填寫哪一行?
沒有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清理轉入什么科目
跨月的紅字電子發票,需要對方在電子稅務局開票系統確認嗎
老師,達人幫我們帶貨,平臺直接把傭金從貨款里扣下來給達人,我們可以按照扣完的貨款確認收入嗎?
老師,我們對公付款只能用支票或者對公結算業務申請書,那么去銀行購買支票和結算業務申請書的是放在管理費用還是財務費用呢
購買財務軟件的發票 專票 能作為進項票抵扣嗎
老師好,匯算清繳,有一個資產折舊攤銷表沒有自動勾選上,我記得去年沒自動勾選,申報時又讓回來勾選的,那24年也沒有涉及到固定資產(公司沒有固定資產)那我還勾選上嗎,我看今年的表沒有風險掃描直提交申報了就
工商年報上的財務數據,是根據24年12月的財務報表來填嗎,還是根據匯算清繳的數據來填阿
籌劃這里不是很明白,最低檔是參照基本工資嗎,這里能說清楚點嗎
比如說工人工資一共是6000元,您就分開做表。 用基本工資去繳納社保, 其他就是績效工資,加班工資
分開做表是啥意思?不能做在一張表上嗎?分不同欄,倒底社保繳納基數是參考基本工資這塊嗎?這個基數是怎樣來的?
就是多做幾張表, 第一張表是基本工資 第二張表是績效工資 第三張表是加班工資
就是不要把所以的錢放在一張表上
基數的話參照當地最低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