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不是0 其他的 是0申報
老師~小規模納稅人一個季度銷售額小于30萬~所以免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地方水里基金~ ①所以不交增值稅的分錄是: 借: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 政務補貼 對嗎? ②根據增值稅計提了附加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 城建稅 應交稅費 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水里基金 由于免征:還要做分錄: 借:應交稅金 城建稅 應交稅費 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水里基金 貸:營業外收入 政務補助 是這樣嗎?
老師~小規模納稅人一個季度銷售額小于30萬~所以免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地方水里基金~ ①所以不交增值稅的分錄是: 借: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 政務補貼 對嗎? ②根據增值稅計提了附加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 城建稅 應交稅費 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水里基金 由于免征:還要做分錄: 借:應交稅金 城建稅 應交稅費 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教育附加 應交稅費 地方水里基金 貸:營業外收入 政務補助 是這樣嗎?不交增值稅還需要集體附加稅嗎?還是照樣計提再轉到營業外收入?
老師,小規模納稅人第三季度沒有發生銷售額,只有營業外收入,請問增值稅,增值稅附加稅,城建稅,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水利建設基數都可以0申報嗎?
我們是小規模納稅人,今年三季度突然增加了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工會經費,還有殘疾人保障就業基金,以前都是系統自動申報不產生稅費,但是這個月卻沒有自動申報三季度的,我把金額輸進去產生了稅費,我查看了一下稅費種認定是19年1月份開始的,那以前沒有繳費以后查出來是要繳納滯納金嗎?
請問小規模納稅人季度未超45萬免征增值稅,期末免征增值稅轉入營業外收入,那么申報表沒有附加費的是否就不用計提附加費了? 例如:本季度銷售價稅185000元,開出1%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為1831.69元,那么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18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83168.3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831.69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831.69 貸:營業外收入-稅收減免款1831.69 就可以了嗎?不用考慮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嗎?
老師您好,我公司就叫a公司有股東李和上市公司股東,其中股東李出資490萬元。b公司有股東李和股東王,股東李持股90%。現在a公司收購b公司的固定資產評估10萬元,無形資產評估700萬元,a跟b在股份上沒有任何關系。a公司打款給b公司,股東李從b公司提款出來,然后以投資款打給a公司。因為a公司需要給b公司打錢,b公司需要給a公司開票,b公司開票就涉及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以及附加了,還有別的處理方式嗎?
公司剛成立沒多久,公戶沒有錢,老板微信轉賬三千元,用來購買辦公用品等,這些費用能走管理費用嗎?能用來登記現金日記賬嗎?購買的東西有的沒有發票
老師,開發票時候電子稅務局顯示未查詢到購買方信息,是否繼續開票,這樣是不是暫時不能給這家公司開發票
填資產負債表,本年的數是填在期初數里面還是填在期末數這一列
老師我們充裝的混合氣體有80%的氬氣和20%的二氧化碳混合。 而氬氣原材料還充裝普通氬氣和高純氬氣, 二氧化碳也是充裝普通的二氧化碳和高純二氧化碳。 核算成本的時候,混合氣體的原材料要怎么領用?在產成品有普通氣體、高純氣體和混合氣體都有生產的情況下
如果某企業生產甲產品的單價為20元,銷售量為10000件,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本期發生固定成本總額為20000元,先進的銷售利潤率為35%。該企業期末存貨中的固定成本是3000元,期初存貨中的固定成本是2000元。要求(1)預測該企業的保本點:(2)預測實現目標利潤時的單位變動成本的降低額;(3)預測該企業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量。
公司發工資,工人有生產組打包組按組發工資到時候分這樣可以嗎?
建筑公司技術合同可以轉包嗎?
老師,三年前有一家企業我們開了發票,但是錢沒有轉給我們,一直掛在應收,這個怎么清賬呀
事業單位的企業所得稅年報,財政補助收入會自動提取到營業收入,那剩下要怎么填
老師,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怎么申請的?
你好 今年是不超過30人免交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1.5%-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按上年本單位在職職工的年平均人數計算,結果須為整數.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是指上年本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實際人數,可以不滿1年,不滿1年的按月計算.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規定口徑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加班加點工資、津貼、補貼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項目. 上年度在職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按計算單位上年度全部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全部在職職工人數計算。?
什么是不超過30人
你好 就是單位職工人數不超過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