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時間段內,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參考文件:《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號)。 如果是小規模,普票免增值稅和附加稅
開發票,一筆業務本來就應該只開一次相符的發票,不小心開多了幾次發票,(尤其針對隨貨開發票的客戶,每一次業務都隨票,現在算起來,確實有已經業務對得上的普票,已經給了客戶。開多的那些就在手上,手上有開多的第二聯發票,開多的普票,需要沖紅,才對的上每一次業務開一張普票。至于我們公司的其他客戶,是后面才開票的,例如一張發票對應一個月業務的,那么哪怕不小心同一個月的業務開了2張一樣的,其實也可以的吧,因為都是這些產品,單價都一樣的,開多的這1張,少于后面沒開發票的金額。)跨月了,應該沖紅比較好,還是直接去稅局承認由于個人糊涂,所以這樣開多了發票,才沖紅的。 我們一個月由于正常的退貨或者別的開錯原因,也有沖紅,這些導致月沖紅也算是比較多了。所以,沖紅里面也有正常的,也有非正常的,正常的,到時可以解釋,非正常的我不小心操作,還是直接和稅局解釋,比較好呢,免得開票系統提示開票異常?麻煩給出解答,怎么處理,自告奮勇的去承認呢,還是如何?
老師好,我這里是個體戶,按小規模納稅人季度報稅,9月15號辦的營業執照,10月10日做的稅務登記,那是從明年的1月開始申報今年第四季度個稅生產經營所得的還是現在也要申報第三季度的呢個稅生產經營所得呢?如下2張圖。 我們主要是銷售紅酒和煙還有茶葉的,已經購買稅控盤和領電子發票要開票的,那我們是按查賬征收還是雙定征收在交稅上會有優惠些呢? 查賬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稅中,我們的成本費用是按實際的開支扣除,還是這些費用都是要有發票才能作為有效開支進行扣除呢?還有經營者的固定扣除是多少呢?像專項扣除中的子女養育金這些都是要有憑證依據的還是隨意填寫呢? 我們是小規模納稅人開專票給別人別人可以抵扣的稅款是要交的嗎?還是季度銷售額不到30萬也可以免稅呢?
老師你好,請問個體戶符合免稅政策,但是發票全部開的1%(按小規模開的)然后報稅的時候又享受了稅收優惠。沒有交稅。 現在稅局讓我們把發票全部作廢重開,開具免稅的。因為是開的電子發票。也開了很多張。作廢重開也不夠。請問現在最好的處理辦法是什么呢?
請問,天津市現在對個體戶有什么優惠政策嗎?開具普票怎么規定的呢,多少錢免稅呢?都免哪些稅呢?
老師,您好,是個體戶的,申請了核定征收的,上個季度開了40萬的普通發票,但是現在申報增值稅的時候自動導入數據,這里預繳稅額怎么有金額, 請問需要改掉的嗎?還是說有優惠政策減免的
納稅人在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月份(或季度)的所屬申報期結束后15日內按照本辦法第六條或者第七條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老師如何理解這個月或者季度?假設我1月份超過500萬標準了,我能在4月份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嗎?算逾期嗎?沒有接到稅務通知書
納稅人在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月份(或季度)的所屬申報期結束后15日內按照本辦法第六條或者第七條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老師如何理解這個月或者季度?假設我1月份超過500萬標準了,我能在4月份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嗎?算逾期嗎?沒有接到稅務通知書
銀行手續費沒有需要納稅調整的,需要填寫到a105000第23行嗎
想要查看企業這個月收入多少增值稅專票在哪里查
老師,好。成立上市公司,都要具備那些條件,或者前期都要做那些準備
老師公司推出充5000抵10000的活動,怎么做賬啊,客人購買使用
老師,其他債權投資,攤余成本是賬面余額減去減值嗎?
老師,最近在找工作,有2個工作。您會選哪個。上下班工作時間一樣。a 線上烘焙類連鎖店總部,向上發展中,21年起步,工資可以,單休,人際關系簡單,工作內容主要負責采購流水記賬,辦公環境一般。離家7公里。 b 新開業的商業街,籌建中,酒店 服裝 還有一家,3 4個老板為了節約成本,共同找一個的會計,離家3公里,雙休,工資可以。都有保險。
三年以上收不回的應收賬款做了營業外支出,匯算時填報了a105090、未做調增處理,是不是正常這樣填報就可以了,相關資料留存備查就行對嗎?需要符合什么條件才可以稅前扣除已經跟老板說的很清楚,后續有什么問題,老板說自行承擔,可以嗎?不然我得丟工作!
老師,我們公司有個員工月工資7000,領導讓我算一下還要給他最高發多少獎金,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稅率把控在10%以內。這種要獎金單獨計算和合并計算分別來算呢?這個員工沒有買社保,也沒有專項附加扣除。
個體的話,一年大約開200萬的費用票,增值稅免稅是吧,
如果是小規模,200萬普票免增值稅和附加稅
個人所得稅減半征收是吧
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嗯好的謝謝
不客氣,祝你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