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申請注冊各種與自己品牌近似的商標,或是在不同行業申請同款商標,雖說是山寨,實則是進行防御保護,也就是注冊防御商標。 所謂防御商標是企業將已經注冊的商標覆蓋更多的商品或服務,或者將自己商標的圖案、文字形似音似商標作為聯合商標注冊。 防御商標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跨類別防御。根據《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規定,目前所有商品及服務共劃分為45個類別。企業在其中一類別注冊商標后,再在企業今后可能涉足的其他類別上注冊相同的商標,為日后擴大經營規模預留商標。 另一種是同類別防御。商標所有人為了防范他人在同類別商品(或服務)上申請類似商標,在同行業、同類別注冊與原商標近音、同音或字形近似的商標。 雖然企業申請防御商標可以防止其他人搶注自己的商標,但是也并非長久有效,一勞永逸。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連續三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的,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 也就是說,商標所有人注冊了防御商標之后的三年內未使用的,其他企業可以搶注。 另一點是注冊商標成功后未續展。 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注冊成功之后的有效使用期為10年,在有效期滿前12個月,商標申請人可以申請商標續展;在續展期內未提出續展申請的,還有6個月的寬展期,在寬展期如果未提出商標續展申請,期滿后商標局將注銷商標。 企業注冊那么多的商標,難免有所疏忽,以上兩點任意一點的疏忽,都經導致防御商標被撤銷。 企業獲得商標專屬權不易,在日常經營中管理好更是不易,所以應加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前做好商標保護戰略布局和管理,建立長效的商標防護機制,防范可能出現的商標危機,謹防陷入商標侵權風波。
為了品牌保護,防止別家傍名牌,于是阿里巴巴還順便注冊了阿里伯伯、阿里叔叔、阿里弟弟阿里哥哥、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集齊了阿里全家福。小米不光早就把老板雷軍的名字注冊成商標,同時還注冊了大米、玉米、紫米、黑米、藍米、綠米、黃米、米飯、米線、米粉……這是“米”之家族啊!申請商標保護可謂無死角防御啊!就是這樣進行保護,小米怎么也沒有想到會出現“小米新品”,估計,“小米”心碎了。老干媽不就是晚了一步,才有了老干爹嗎?后來開始重視注冊商標了,老干媽注冊了很多商標:老干媽,老干媽,老干娘,老干爸,干媽老,干老媽,媽老干。百度就把十度,千度,千百度,萬度都注冊了。“大白兔”同時注冊了“小白兔”、“大花兔”、“大灰兔”、“白兔”。麻煩老師幫我分析一下這個案例謝謝
1.有一種操作叫防御商標!百度,小米,阿里巴巴申請了一家子商標!為了品牌保護,防止別家傍名牌,于是阿里巴巴還順便注冊了阿里伯伯、阿里叔叔、阿里弟弟阿里哥哥、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集齊了阿里全家福。小米不光早就把老板雷軍的名字注冊成商標同時還注冊了大米、玉米、紫米、黑米、藍米、綠米、黃米、米飯、米線、米粉……這是“米”之家族啊!申請商標保護可謂無死角防御啊!就是這樣進行保護,小米怎么也沒有想到會出現“小米新品”,估計“小米”心碎了。老干媽不就是晚了一步才有了老干爹嗎?后來開始重視注冊商標了,老干媽注冊了很多商標:老干媽老千媽老干娘老干爸干媽老干老媽媽老干。百度就把十度,千度,千百度,萬度都注冊了“大白兔”同時注冊了“小白兔”、“大花兔”、“大灰兔”、“白兔”。問題:利用所學法律知識,結合上述案例談談對商標的理解以及企業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標。(要求:不少于500字,思路清晰、緊扣案例、觀點正確、重點突出、相關法律條文引用準確)
采購了一批貨,比如說雞蛋,10000斤,五萬塊錢,分兩年很多次銷售出去了,結果發現,銷售發票數量開來9990斤,但是金額券開完了,統計進銷發票的數量余了十斤,但是公司賬面上也沒有貨也沒有金額了,這種情況怎么處理
本腦銷售500萬,成本350,三項期間費用50,這樣怎么算盈虧平衡點?
老師好:咨詢下 企業往來款壞賬計提的依據是什么?計提比例的選擇?這個有規范性文件規定嗎?或是制度層面的要求,可以介紹下企業實際生產經營中公司這部分的具體執行方式嗎?
1.欠供應商貨款100萬,未開發票,公戶沒錢先從甲方專戶代發20萬,代發時,借工程施工-材料款供應商,貸,應收賬款(客戶),2.公戶二次付款30萬時,借工程施工-材料款-供應商,貸銀行存款,我記賬時后都忘記用應付賬款,問這剩余50萬,和之前已付的50萬補憑證,體現供應商的應付賬款
老師,災害預警項目,投標人報價沒按招標文件要求的明細項報,是否屬于無效投標?
老師,怎樣看出企業是否已經資不抵債了?
工會籌備金工會經費,什么樣企業需要交這個東西
工會經費什么樣的企業需要那個呃繳納這個東西?
一般納稅人取得進項發票不足,新成立小規模納稅人,怎么樣進項業務拆分。主營業務是體育場館服務,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培訓。儲值打球。接團建,比賽。
老師,就我新到了一個企業,是賣奶茶粉的,庫存不是很準,開單的時候怎樣知道某個品類有沒有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