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式的理解是一般按照報表進行理解的,也就是說你實際業務中一個報表事項費用的增加,它是在利用表中體現的,它直接體現的是利用的減少,當然費用增加會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呢,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說企業發行這個優先股優先股的股息記錄費用,但是產生的利息后期進入優先股了
老師想問一下這個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的一些問題,費用增加不是減少所有者權益嗎,為什么這里的是費用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
@小胡涂老師 你好。 我對會計計量屬性有一些思考,現發給你,看這些想法是否正確。五大會計計量屬性,基本上是針對資產和負債的,沒有針對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但不同類科目的會計分錄就有多種組合,為什么會計計量屬性只針對資產和負債呢?是因為所有者權益只是一串數字,甚至可以把它理解成抽象出來的數學概念,因為從物理上是不存在所有者權益這種東西的。
你好,老師,有幾個問題第一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這個式子中,能否將費用移動到式子左邊,變成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如果可以的話,怎么理解費用增加,所有者權益減少,等號兩邊不是應該同時增加或者減少嗎,等號一邊才是一增一減啊。求老師解答
一、資產負債觀與收入費用觀的比較資產負債觀和收入費用觀是計量企業收益的兩種不同理論。(一)資產負債觀基于資產和負債的變動來計量收益,因此當資產價值增加或是負債價值減少時會產生收益根據資產負債觀,收益的確定不需要考慮實現問題,只要企業的凈資產增加了,就應當作為收益確認。因此應首先定義并規范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或負債的計量,再根據所定義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確認收益,即收益之度量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而非相反。資產負債觀認為,企業的收益是企業期末凈資產比期初凈資產的凈增長額,而凈資產又是由資產減去負債計算得到的,因此這種確認收益的方法被稱為資產負債法。用公式表達為:收益=(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資產-期初負債)-投資者投入+向投資者分配。在資產負債觀下,損益表成為資產負債表的附屬產物。(二)收入費用觀則通過收入與費用的直接配比來計量企業收益,會計上通常是在產生收益后再計量資產的增加或是負債的減少根據收入費用觀,企業必須首先按照實現原則確認收入和費用;然后根據配比原則,確定收益。收益確認的這種方法稱為收入費用法,也稱收益表法。收入費用觀下,先確認收入和費用;然后才能據以確定收
老師,大致意思我理解為先花錢給員工,然后員工拿這錢來投資了,導致收益增加。但其中不見資產的一減一增,還有費用的增加好像應該是間接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而不是增加。做在一個分錄上在會計分錄的角度可以這么做嗎?管理費用增加會在一個分錄里同時所有者權益增加?謝謝
假設某企業向銀行申請一份期限為1年限額為700萬元的循環使用貸款,申請者和銀行無其它往來關系,銀行預計在貸款期限內,該客戶的實際平均貸款額將是所申請的貸款限額的75%,帳戶存款服務成本為68000元,貸款的管理費和風險費為實際貸款額的1.3%,貸款的7%由銀行資本金支持,其余的93%則由銀行負債來支持。加權邊際資金成本為10%,銀行資本的稅前目標收益率為18%。客戶貸款有兩種選擇:方案甲要求借款者按可投資金額存入貸款限額的4%和實際貸款額的4%,預測的補償存款的投資收益率為6%,貸款承諾費為貸款限額的0.125%;方案乙:借款者不需在銀行存款,但貸款承諾費增加1倍,考察在不同方案下貸款利率的確定。
無發票的費用,納稅調增填納稅項目明細表哪個大類
老師內賬:工地上,只增加成本不支付金額和不掛往來,該怎么記會計分錄?沒有對應科目該要怎么增加
老師內賬:工地上,只增加成本不支付金額和不掛往來,該怎么記會計分錄?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公司因操作失誤填錯減員原因,經過變更后,員工申請失業金是否需要提交變更稅務社保繳費登記表。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目前賬上待認證金額比稅局系統可勾選的金額多18萬多,如何核對差異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請問在2023年的紙質發票這個月紅沖,我們是供貨方,對方的那張紙質發票還需要寄回給我們嗎
我是小白,老師,能不能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在做題過程中應該怎么理解這個公式以及怎么才能選的對呢
如果費用增加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話,這個等式就不成立了呀,那怎么能稱為會計恒等式呢?
恒等式說的是資產等于負債加所有者權益 是直接發生業務產生的直接后果 就像是你餓了,想吃飯,這是直接后果,至于洗不洗碗,是吃飯的后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