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一個是發生額,一個是余額,并且有些產生遞延所得稅,但不影響所得稅費用
老師請教個問題:做計提了應收賬款的壞賬具體如下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結轉所得稅: 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本年利潤 可是提取的利潤表就相差了結轉的所得稅費用數據,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今年是所得稅免征期。
分析題 甲公司2019年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所得稅核算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余額為零。甲公司當年主要有以下差異: (1)國債利息收入80萬元; (2)違反稅收政策支付的罰款40萬元; (3)本期提取存貨跌價準備210萬元; (4)除以上事項外,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計算20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該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并作出賬務處理。
分眾傳媒2020年年報中的合并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為-32,339,257.00,教材中介紹過當期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相關數值帶入,其結果為(221,567,738.28-202,479,198.83)-(949,020,833.18-917,600,832.45)=-12,331,461.28,請問得出數據為啥同利潤表中的數據對不上,我用這個公式驗算過雙匯發展的所得稅費用,結果是兩個數據是一致的。請問原因是什么
老師,請問為什么“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50萬元”,這兩個數據沒有運用到呢?不是對當年的所得稅費用有影響嗎?當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萬元,不是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50×25%=12.5,這個12.5是不是屬于期末應有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 當期所得稅=(800+50(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調增))×25%=212.5 就是一直弄不懂遞延所得稅這里問題(為什么沒有用到“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00萬和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
老師好!我問題是這400可補虧損,不應該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為什么是-400*25%負遞延資產呢。 (3)甲公司2×15年度利潤總額4 500萬元,以前年度發生的可彌補虧損400萬元可在稅法允許可結轉以后年度產生的所得抵扣的期限內。 答案:根據資料(3),因彌補虧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0-400×25%=-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對應所得稅費用。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期初100+(當期發生62.5-當期轉回100)=62.5(萬元)。
權責發生制轉換為收付實現制對應的會計等式。 實際收入=收入+應收賬款貸方數-應收賬款借方數+預收賬款貸方數-預收賬款借方數 應收票據科目該如何處理?其他應收是否也按照應收賬款處理? 實際支出=費用+應付賬款借方數-貸方數?預付賬款借方數-預付賬款貸方數-累計折舊和待攤費用 應交稅金如何處理?其他應付同應付賬款的處理方式? 最終上述實際收入-實際支出=貨幣增加額? 該公式是否成立?該如何調整?
老師:請問負債過大, 1、可以處理的方案有哪些啊? 2、轉資本需要哪些手續? 3、轉資本有哪些損失嗎?
注冊資金100萬,5年內實繳100萬是指法人5年一共存進賬戶100萬還是一次行存進賬戶100萬 別人轉進賬戶的錢可以算在內嗎
廠家開具負數發票給我們,我們就做進項稅額轉出,沖減成本,廠家就沖減收入,沖減銷項稅,是這樣處理嗎?
代買購置稅和保險。可以代買的吧?就是別人從我們這里買車,我們把這個車輛購置稅收了,買了 然后發票是對方名字的。賬務處理咋做的 是這樣做嗎? 我已經借銀行存款89800 貸應收賬款89800 開票,借應收賬款 74500,15300代付保險和上牌的。收款89800,開票74500,其中15300是保險跟車輛購置稅代付的。 分錄。開票時借應收賬款 74500主營業務 銷項稅額 收到款項,借銀行存款89800 應收賬款74500 其他應付款 車輛購置稅 和保險15300 代付車輛購置稅跟保險。借其他應付款車購稅和保險 貸銀行存款
2024年7月以后新開的賬戶3年緩沖?5年內實繳是什么意思?實繳是注冊資金100萬就需要往賬戶存100萬么
廠家返利給我們,我們是沖減成本,對于廠家來說,這筆錢怎么做賬?
老師,請問一下年終獎25萬要交多少個稅啊?咋算?平時每個月也有工資5千以內,有一個娃,有一套新房 房貸。
公司應該要收到一筆營業外收入50元,但銀行自動扣了5塊錢手續費,實際到賬是45元。 做賬是做借銀行存款45元,貸營業外收入45元。 還是做借銀行存款45元,借營業外支出5元,貸營業外收入50元。 還是借銀行存款45元,借財務費用手續費5元,貸營業外收入50元。
公司收到一筆營業外收入50元,銀行自動扣了5塊錢手續費,實際到賬45元。 做賬是做借銀行存款45元,貸營業外收入45元。 還是做借銀行存款45元,借營業外支出5元,貸營業外收入50元。 還是借銀行存款45元,借財務費用手續費5元,貸營業外收入50元。
您這是所問非所答呀,呵呵
我問的是期末減期初 余額和發生額,為什么不等?
您好,麻煩您不要草率下結論,什么是答非所問?因為有些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影響是計入權益,與損益和所得稅費用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