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發生銷售退回,要做紅沖收入的,所以減去200;2、答案2中最后%2B300%2B100,這就是考慮了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處置損益,計算答案3利潤總額,只需用答案2營業利潤加減營業外收支即可,所以無誤;3、答案無誤,你如果對哪個損益類有疑問,可以單列出來。4、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額%2B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額,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2B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費用,謝謝。
公司23萬車,賣給個人開了2千的發票,銀行收款2千,怎么做會計分錄
加油站發放抵用券,收到的抵用券做銷售收入嗎?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假設某企業向銀行申請一份期限為1年限額為700萬元的循環使用貸款,申請者和銀行無其它往來關系,銀行預計在貸款期限內,該客戶的實際平均貸款額將是所申請的貸款限額的75%,帳戶存款服務成本為68000元,貸款的管理費和風險費為實際貸款額的1.3%,貸款的7%由銀行資本金支持,其余的93%則由銀行負債來支持。加權邊際資金成本為10%,銀行資本的稅前目標收益率為18%。客戶貸款有兩種選擇:方案甲要求借款者按可投資金額存入貸款限額的4%和實際貸款額的4%,預測的補償存款的投資收益率為6%,貸款承諾費為貸款限額的0.125%;方案乙:借款者不需在銀行存款,但貸款承諾費增加1倍,考察在不同方案下貸款利率的確定。
無發票的費用,納稅調增填納稅項目明細表哪個大類
老師內賬:工地上,只增加成本不支付金額和不掛往來,該怎么記會計分錄?沒有對應科目該要怎么增加
老師內賬:工地上,只增加成本不支付金額和不掛往來,該怎么記會計分錄?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公司因操作失誤填錯減員原因,經過變更后,員工申請失業金是否需要提交變更稅務社保繳費登記表。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
二、資料:20x4年1月1日,承租人甲公司簽訂了一項10年期不動產租賃合同,已經于當日獲得使用該不動產的控制權。租金基于每兩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水平確定,第1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25,據此確定的租金為50000元/年;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已經支付了第1年租金50000元,并支付了傭金等初始直接費用20000元。租賃期第3年年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為135,據此確定的調整后的租金為54000元/年。假設甲公司再租賃期開始日的折現率為5%,在第三年年初的折現率為6%。假定甲公司將該不動產用于行政管理部門,該不動產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租賃期滿后沒有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已知:(P/A,5%,9)=7.1078;(P/A,5%,7)=5.7864;(P/A,6%,7)=5.5824要求:(1)編制20x4年﹣2x2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2)編制20x6年1月1日的相關會計分錄.
第四不對吧???,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150-20是資產,60-10是負債,按理不是(60-10)-(150-25)?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資產減值損失(400),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信用減值損失(100)這幾個不用加吧??稅前會計利潤這個是拿營業利潤的數字還是利潤總額? 另外如果它問未分配利潤,可分配利潤這些那要怎么計算? 老師能回答詳細點嗎?實在不懂你回答這么短我還是不懂啊,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嗎?
你好,1、與你說的是一個意思,首先確認下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額是-50(因為期末比期初增加了50),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是130.那么代入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額%2B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額=-50%2B130=80,代入你的公式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50-130=-80。這是一個意思。2、你好,稅前會計利潤是利潤總額。3、假如公司從未對股東分紅,那么未分配利潤=公司成立以來累積凈利潤=上期未分配利潤余額%2B當期凈利潤,謝謝。
那可分配利潤呢?記得有一個有考慮盈余公積的,是可分配利潤嗎?
你好,年末可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2B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提取盈余公積、利潤分配之后,年末未分配利潤=可分配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一般一年計提一次盈余公積)謝謝。
對了,可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是等于什么?
你好,就是向投資者(股東)分紅,把賺的凈利潤分一部分給他們。謝謝。
好的明白謝謝老師全明白了
你好學員,如果明白的話不用在這里回復了,要不老是顯示解答中問題1,可以進行評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