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稅所得是什么
應納稅所得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限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應稅所得率是什么意思?
應稅所得率是指對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時,企業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所適用的預先規定的比例,是企業應納稅的所得額占其經營收入的比例,也是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尺度和標準。
應稅所得率該比例根據各個行業的實際銷售利潤率或者經營利潤率等情況分別測算得出。應稅所得率的確定必須與納稅人的盈利水平相匹配,如果應稅所得率定得過高,納稅人的實際稅負會過重,如果定得太低,核定征收則會演變成一種稅收優惠。核定征收企業應稅所得率的調整,既關系到納稅人稅收負擔能力和持續發展問題,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稅收能否及時、足額入庫和堵塞稅收征管漏洞,以及是否有效防止偷稅、漏稅等問題。
應稅所得是什么?整體上來說,通過上文提及到的關于應稅所得的介紹,我們應該都知道企業的應稅所得其實說的就是用來計算稅額的依據,企業在計算當期所得稅的時候會通過應稅所得乘以適用稅率的,而這個適用稅率則是需要根據企業的納稅類型和業務性質來定的,關于應稅所得的其他介紹資料,小編老師建議你們可以來本網站上試試,在這里你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與之相關的財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