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差異遞延所得稅是為什么
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就相當于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該資產將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反之則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對于影響利潤的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所得稅費用".
例如會計折舊小于稅法折舊,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經對外銷售了,就會影響利潤,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如果暫時性差異不影響利潤,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資本公積.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公允價值產升高了.
會計上調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并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因為不影響利潤,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而應該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哪些情形會產生稅會差異
1. 不允許稅前扣除
稅收滯納金罰款,贊助支出,與收取收入無關支出
沒有取得合法扣除憑證
未列入正確期間(跨期支出)
未實際發生損失的減值準備,未實際收到的投資收益
2.有扣除限額
業務招待費、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捐贈支出、黨組織活動經費、傭金和手續費
稅會差異
3. 視同銷售收入和成本
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會計政策與稅務不一致
如:資產折舊年限低于稅務規定最低年限
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差異遞延所得稅是為什么?具體原因也可以根據本文介紹的內容來仔細了解,根據它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跟遞延所得稅負債,它們將來做賬分錄上也不同,財務在完成賬務處理時,也可以多參考下本文的介紹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