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收入確認方式 跨境電商銷售日用小商品,按照亞馬遜直接提現到公戶(人民幣)的數據確認銷售收入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完全準確。銷售收入的確認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一般在商品控制權轉移給客戶時確認收入,對于跨境電商,可能在商品發出并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時確認,而不僅僅依據提現數據。 二、小規模納稅人免稅與上游發票關系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申請免稅與上游發票有一定關系。雖然小規模納稅人享受出口免稅政策,但如果沒有上游發票,可能在稅務核查時面臨一定風險。稅務機關可能要求企業提供相關的進貨憑證等資料以證明業務的真實性。沒有發票可能影響稅務機關對業務真實性的判斷,從而可能影響免稅政策的享受。 三、一般納稅人退稅問題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上游取得進項專票且與報關單完全一致,申請退稅并不是直接按照進項票的進項稅額退稅。出口退稅的計算較為復雜,一般是根據出口貨物的退稅率以及出口貨物的離岸價等因素計算。公式通常為:應退稅額 = 增值稅退(免)稅計稅依據 × 出口貨物退稅率。同時,稅務機關會對企業的出口業務進行嚴格審核,確保業務真實、合法、合規。
老師我即將去建筑公司,新成立的,有關增值稅問題請教一下,咨詢別的建筑公司,他們說每個月控制稅負率2-3%左右,來確定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計稅。 老師我之前在房產不了解,建筑行業這塊,咨詢另一個公司,他們說分包方給了發票就入成本,有的時候這個月不用交稅,進項多,就留底,等到那個月收入超過了,就繳納?我原來同事說得每個月均衡著來,我要不稅務局頂上了,查賬不好了。我都不知道聽誰的了,沒有實際賬可以借鑒,老師我們地處山東!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 還有我入成本科目的時候,按照新的會計準則?入什么科目!工程施工是不是老科目了,還有只要取得了進項發票我就直接入成本嗎?還是按照同事說的留著均衡一下成本,每個月需要認證啊?還是按照一定完工百分比來確定成本?還是有了進項發票就入賬認證,然后留底啊?那個不知道聽誰的,寫個公司新的,我也沒有注意了,不太會弄? 老師這方面的實操嗎?我看好幾個實操您給我推薦下!那個際用的到的! 建筑行業控制稅負率嗎? 老師!如果預收了一筆建設單位給的款,用不用預交稅金啊!如果不用怎么入賬,如果用的話,稅務申報我填到什么哪個位置啊? 就是先預付給一部分,我們建筑方如果開票給建設單位?
郭老師,跨境電商,商務局海關稅務備案都完成,我們銷售日用小商品,比如,公戶付款給供應商,他們開具發票,亞馬遜直接提現到公戶(人民幣),我們按照提現數據確認銷售收入,這個對不對 然后,我們的貨物是貨代直接提走到海外倉,把電子口岸的IC卡給貨運代理,以我們的名義出口報關 如果我們是小規模,等于可以申請免稅,如果上游沒有發票, 是不是不可以免稅,跟上游發票有沒有關系 如果我們是一般納稅人,上游取得進項專票,跟報關單完全一致,申請退稅的話,是直接按照進項票的進項稅額退稅么?
下列各項中,構成審計證據的有()。A.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編制的記賬憑證和外部取得的原始憑證B.上年度審計工作底稿中被審計單位購買固定資產的原始發票C.向被審計單位客戶寄的函證D.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拒絕提供注冊會計師要求的書面聲明
我叉貨需要叉車,叉車費用計入什么科目
個體戶,有時需要從外面請司機拉貨送貨,按次算費用,結算的時候司機提供不了發票給個體戶,費用比較高司機不愿意開票承擔稅費,但司機不是個體戶員工,通過工資發放不太合適,這種情況該怎么解決,需要個體戶給司機代扣代繳個稅嗎?
老師,公司已經五六年未經營了,原來的稅務帳也是假的,很多與實際對不上。現在是帳套都弄丟了,帳套是停業之前有五六年的帳,找不回了。除了補帳有沒有其他辦法,這個公司后面不一定會經營了
老師,你好,請問外貿出口企業,一張報關單可以對應多張發票嗎?同理一張發票發票也可以對應多張報關單嗎?
老師,我們公司是小家電代理商,也是一般納稅人。我們的促銷員都是廠家的人,這個月廠家想讓我們給促銷員開工資,然后廠家再把這個工資打給我們,但是得給廠家開服務費的發票,這樣可以嗎?會不會還涉及到一些別的稅呀?
老師,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表單選擇,以前有減免所得稅優惠明細表107040,現在沒有這張表,要選哪個了?
老師好!一般戶能不能提取現金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里面的賬載金額是貸方發生額還是借方發生額
工商年報里面的從業人數根據哪里的人數填?
謝謝老師的耐心解答,等于上下游證據鏈完整是必須的,票據合同之類的,出口退稅不是按照進項來退,我大概也理解了 收入的話,我們貨物運輸到海外倉,是批量的,但是真正發出給客戶,看訂單情況,可能會很零散,您的意思是,按照亞馬遜后臺訂單,確認收貨后款項到亞馬遜了,其實就應該確認收入了,然后跟什么時間提現其實沒什么關系,借,其他貨幣資金,貸,主營業務收入,等到提現的時候,借,銀行存款,貸,其他貨幣資金,差額是手續費,沒有發票也不能稅前扣除,對吧老師?
對的 2.對的,理解正確, 手續費沒有發票不能稅前扣除
那相對來說,小規模簡單點,申請免稅以后,就是正常確認收入,確認成本,這個出口免稅沒有額度要求吧?只要不超過500萬,其他沒有什么特殊指標?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如果我們自己不會報關,等于貨代把貨物從我們倉庫拿走,他們直接跨境運輸到亞馬遜的海外倉,這種情況下,我們把電子口岸IC卡給他們,他們操作報關,以我們的名義出口,退稅退到我們賬戶,成功以后我們支付代理費,這樣對不對
一、小規模納稅人出口免稅 小規模納稅人申請免稅后,正常確認收入和成本。目前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出口貨物免稅一般沒有明確的額度要求。只要符合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且從事的是出口業務,在不超過?500?萬銷售額(指增值稅應稅銷售額,不包括出口免稅銷售額)的情況下,可適用小規模納稅人的相關政策。一般情況下,只要業務真實、合法,沒有其他特殊嚴格的指標限制,但需注意按規定進行免稅申報等稅務處理。 二、一般納稅人委托貨代報關及退稅 如果一般納稅人自己不會報關,委托貨代將貨物從倉庫拿走并跨境運輸到海外倉,以企業名義出口,退稅退到企業賬戶,成功后支付代理費,這種操作在實際中是可行的。 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并申請退稅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包括取得合法有效的進項發票、貨物實際出口、報關單等單證齊全且信息一致等。 在委托貨代報關的過程中,企業應確保貨代的報關行為合法合規,及時準確地提供相關資料,以便順利完成出口報關和退稅申請流程。 支付代理費的行為也應符合相關財務規定,確保費用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好的,理解,您說這個小規模500萬,不包含免稅出口的這部分,我們如果沒有內銷,只有出口,意思是不受這個500萬的限制?超出500萬也算小規模?
不是的 超出了就不是了
好的,清楚,出口貨物企業所得稅這塊有沒有優惠政策,對于日用小商品
同學你好 這個就是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
好的,清楚,如果一般納稅人,有出口,有內銷,等于出口退稅這部分單獨核算,也正常退稅,內銷的單獨繳納,對于外貿來說,不是生產
同學你好 外貿企業外購的出口收集齊資料可以退稅的 內銷可以抵扣
退稅,等于FOB價格*退稅率,FOB是不含稅價,老師,這個說法準確不,可以按照這個計算么? 內銷和外貿,分開核算,各算各的,如果內銷有增值稅,牽涉不牽涉外貿的退稅,也就是說,如果內銷需要繳納增值稅,而外貿的部分需要退稅,中間是各自交,各自退,還是說交的部分減掉需要退的部分后繳納
一、關于?“退稅等于?FOB?價格?×?退稅率,FOB?是不含稅價”?的說法 這種說法不完全準確。出口退稅的計算一般是按照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價)乘以適用的退稅率來計算,但這里的?FOB?價通常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不含稅價。 在實際計算中,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是包含了貨物本身的價值以及部分國內環節的間接稅等,只是在計算退稅時,以這個價格為基礎,按照一定規則扣除部分費用后,再乘以退稅率來確定應退稅額。 二、內銷和外貿業務的稅務處理關系 內銷和外貿業務分開核算,各自計算增值稅和退稅。內銷業務如果有增值稅應納稅額,與外貿業務的退稅是相互獨立的,不存在?“交的部分減掉需要退的部分后繳納”?的情況。 內銷業務按照內銷的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后確定應納稅額繳納增值稅。外貿業務則根據出口貨物的相關規定計算退稅,兩者互不影響
也就是說,FOB價不是絕對不含稅價格,但是可以用來計算退稅額,確定好FOB價格以后,乘以退稅率,就是退稅額,這樣理解對不對 關于外貿這個我懂了,兩條腿走路,誰不摻和誰,該退退,該交交,當成兩回事 只不過如果是工廠的話,是免抵退,存在一定交叉
同學你好 對的 是這樣的
老師,小商品退稅率是不是基本上都是13%,出口開票開零稅率普票,對吧? 我們付給代理公司的費用,主要有運費和報關代理費,都是計入銷售費用么?提現的手續費也是銷售費用?
同學你好 嗯 你要是退稅就開零稅率的發票 要是免稅就開免的,不能開零稅率了
2.對的 計入銷售費用
您的意思是,申請退稅的話,也就是一般納稅人,開具零稅率普票 小規模只能免稅,直接開具免稅普票
對的 是這個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