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3%)%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為 (1)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2)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3%)%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二、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5、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6、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7、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8、借款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9、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10、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11、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12、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1)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2)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3)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3、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14、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15、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16、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17、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1)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2)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1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1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20、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21、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2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2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2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問下,要報現金流量表中的本月數怎么報,我是用公式法填本年累計數,銷售產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中會用到,預收賬款期末減去起初,那本月數填銷售產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也用公式法,則預收賬款這個科目要怎么算,針對本月預收賬款只有借方貸方發生額,沒有什么期末起初了?
基礎知識問題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中的特殊調整業務 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預收款項等賬戶借方對應的賬戶不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類”賬戶,則作為加項處理,如賒銷固定資產等 問題,為什么賒銷固定資產是加項 2、應收賬款如是報表余額(已扣減壞賬準備),則應收賬款本期減少額=應收賬款報表期初余額-應收賬款報表期末余額-本期計提的壞賬準備 不懂,解釋一下 3、計算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貼現息為什么要減掉 4、計算購買商品、勞務支付現金,存貨減少為什么要減去,累計折舊為什么要減去。特殊業務的處理原則: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及存貨等賬 戶(不含四個賬戶的內部轉賬業務)借方對應的賬戶不是購買商品、 接受勞務產生的“現金類”賬戶,則作為減項處理,如分配的工資費用等;如其貸方對應的賬戶不是“銷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類賬戶,則作為加項處理,如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商品的。 這里特殊業務的加和減項不懂,解釋一下
老師你好!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應收帳款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比如期初是1433532.01元,期末是2582835.23元,這個金額是負數,這個在公式里怎么計算
老師,現金流量表里的第一欄,銷售產成品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的計算公式里,減去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這項,壞賬準備借方貸方有發生額,期末沒有余額,那到底要不要把壞賬準備算進去呢
銷售產成品,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等等,現金流量表,要怎么計算數據,各個項目有沒有指標
老師您好,如果購車發票開了,可以作廢么,需要交稅么
老師 畫紅色圈的什么意思 現金折扣條件2/10 N/20
你好,老師 請問一下,比如23年采購石子100萬發票未開,24年采購石子150萬發票已開,那我24年已領料50萬石子結轉成本,那我2024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需要納稅調整嗎
可接受信賴的過度風險與樣本規模呈現反向變動,怎么理解,我我相信他是可依賴的,但是有些呀,不應該增加樣本規模,呈現同向變動嗎
財務服務有限公司,是代理記賬的嗎
你好,用友軟件在賬套引入的時候,出現了備份文件介質簇結構不正確的問題該怎么解決
老師好,我公司在2024年12月計提了2023年未發放的那部分績效工資,這個是要在當月申報個稅時申報
為什么賬套引入的時候,會出現備份文件介質簇結構不正確的問題
不明白為啥是1+13%,含稅的不應該是1-13%嗎?
老師,您好!請教一下:我們公司收到了銀行承兌票跟另外一個家公司貼現,有風險嗎?會不會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