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這樣操作可以的哈 我這邊有員工是這樣操作的
老師好,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不同的地區,老板說根據出差的地區開餐飲發票,和哪個公司異地就開哪個公司的發票,這樣可以把招待費做成差旅費,但是那個公司的人員并沒有出差的報銷,比如火車票或者過路費,是不是不能做差旅費的? 如果領導們在母公司買社保發一份工資,又在子公司發一份工資,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同時管理兩家公司、給報銷單簽字了呢?這樣工資薪金的所得稅是不是要匯總在一起也由其中一個公司代扣代繳呢,還是年終他們自己去匯算清繳呢?
公司有兩個老板,兩老板手里好幾家公司呢,我手里有6家,3家有社保工資業務,3家沒有。3家有業務的,abc,其中a作為集團公司投資b和c,b有正常業務還是高新,a和c就掛3人工資。另外3家沒業務,他們還不舍得注銷。開票肯定都是我一人開,所以開票人、審核人,收款人都分別是一樣的,因為目前我只知道風險在,并不知道怎么處理。有時候確實a或者c接活給b做。而且b給a和c都轉過錢。不過這種情況偶爾,不經常。主要這3家都有工資社保公積金,ac各有3員工,但沒錢發工資、只能從b借。我應該怎么和老板建議或者去談這個事情。
2中么為內中公司高級營星人員,2018年11月有關以文首況如:(1)取得基本工資6000元,全勤獎200元,李度效益獎3600元,加班補貼500元。(2)出租住房取得租金收入5000元不含增值稅),房屋租賃過程中繳納的可以稅前扣除的相關稅費200元.(3)取得境內A上市公司非限售股股息2000元;該股票于當月轉讓,取得所得20000元,該股票持有期限為10個月。(4)取得國債利息6000元、保險賠款7000元。已知:當地規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比例:基本養老保險8%,基本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張某繳納社會保險費核定的繳費工資基數為5000元。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1>張某當月取得的下列收入中,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繳個人所得稅的是()。A季度效益獎3600元B.基本工資6000元C,全勒獎200元D.加班補貼500元
老師,我們總公司在東莞,然后蘇州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分公司為非獨立核算的,目前沒有開票收入,目前一直做零報稅收入,我想如果一直零報稅的話,是否會有稅務風險,因為分公司他不具有獨立運營的能力,他主要的工作是協助有一些售后的工作再處理,然后所有的回款銷售開票都是由總公司開出去的,目前工資的話也是在總公司支付,分公司有買社保、公積金,我想問一下,如果后續的話,非獨立核算的分公司開票給總公司開服務費發票六個點,然后這樣是否合理?分公司繳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否可以按照小型微利企業來繳稅?因為我們總公司的話是高新科技企業,他是否也能夠享受到總公司的政策呢?
某公司工程師高某(中國公民)2019年取得收入情況如下:(1)每月取得工資收入15000元;(2)高某繳納社會保險費核定的繳費工資基數為9000元,全年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合計24300元。(3)高某的兒子正就讀大學3年級,女兒正就讀初中1年級;其父母均已年過60,已知高某為獨生子女。(4)高某用商業銀行貸款購買的第二套住房開始還款。(5)取得利息收入5000元,其中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收入2000元,集資利息收入3000元。(6)提供一項非專有技術的使用權,取得收入30000元;該非專有技術的研發成本是20000元。已知:子女教育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按照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贍養老人支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上述專項附加扣除經協商,由高某扣除。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我的會計證是上學期間考的,十多年沒審過怎么補救
我現在公司繼續繳納社保,現在綜合保險合并社保,需要自己申請合并補交還是公司申請合并補交
如果以租代購的醫療美容儀器,只能開租金的票,怎么入帳?能入固定資產嗎?
老師,財務費用銀行手續費是填入匯算清繳期間費用明細表一傭金和手續費嗎
不是當月不認證,借方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月末 待認證抵扣轉出 不應該是貸方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嗎/
老師,我開倉儲服務費發票,規格型號,單位,數量,都怎么填?
老師,我們要注銷一家公司,這個表是啥,填寫數據要修改嗎
老師,我們1噸液氮原材料,全部領用能充裝普通氮氣60瓶,或者全部領用能充裝高純氮氣40瓶。但是原材料都在一個罐里,也就是會同充裝普通的和高純的,那核算成本的時候原材料怎么分配?
老師,您好,在匯算清繳的時候,使用權資產相關的調增調減,請問如何填報呢?
不是說不認證,借方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嗎?
好的,明白了,謝謝老師
不客氣哈 歡迎有疑問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