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個不需要交印花稅的
老師們您們好 請問下公司借款給個人需要簽訂借款合同嗎?需要簽訂借款合同的話,借款金額有沒限制?謝謝
借款合同要交印花稅,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1、與非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與企業、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展期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委托貸款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授信合同不需要繳納印花稅;限額內的循環借款不需要繳納印花稅;企業辦理匯票貼現不需要繳納印花稅;信用證押匯,不需貼花; 2、除了上述借款合同,其他借款合同都需要繳納印花稅。 印花稅有以下特點: 1、兼有憑證稅和行為稅性質; 2、征稅范圍廣泛; 3、稅率低、負稅輕; 4、由納稅人自行完成納稅義務。 請問老師,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合同需要繳納印花稅的對吧?
老師,您好!我們國內子公司與境外母公司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就此借款合同,這兩方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呢?謝謝
老師,您好!我們國內子公司與境外母公司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就此借款合同,這兩方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呢?謝謝
老師,您好。若我們公司與銀行簽訂了借款合同,借款本金50萬,年利率5%,期限是3年,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請問,借款合同的印花稅是簽訂借款合同時一次性繳納呢還是連續3年每年繳納一次呢?謝謝
這里的單位成本是單價的意思嗎?就是 1000 元/件,有 60 件?
開票:人工智能*電子服務器,賣的是硬件的,有沒有什么稅收優惠政策?
不滿500萬購入的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折舊,這個有什么條件嗎?適用于軟件企業(硬件)嗎?
圖片這個提示啥意思沒看明白
我們和廠家拿貨,六萬送三萬,對方正常給我們開發票九萬,實際我們才支付了六萬,要怎么入賬呢
老師,差額征收全額開票價稅合計1090扣除部分654增值稅附表1簡易計稅銷售額填1000,然后扣除額填654應交增值稅就是(1090-654)/1.09*0.09=36那如果開差額征收差額發票增值稅附表一銷售額填多少?因為差額開的話發票上的不含稅金額就是1054(1090-654)/1.09*0.09=36,所以不含稅價就是1054(1090-36)加稅合計1090這樣的話增值稅附表一銷售額填1054還是1000.
您好,我們是物流行業,屬于2020年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有虧損,2021年有虧損,2022年和2023年都有盈利,為什么20022和2023是先彌補2021年的虧損,而不是先彌補2020年的虧損
老師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如何建賬呢?
轉銷無法收回備抵法核算的應收賬款,為什么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不變,貸應收賬款,而不是減少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請教一下,非常感謝!
老師,我們是貿易型公司,對方來給我們的發票是勞務-打樣費,這個怎么做賬
那老師我想再問下,財稅2022第22號文件中,第二大點中的第四點, (四)下列情形的憑證,不屬于印花稅征收范圍: 1.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監察機關的監察文書。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按照行政管理權限征收、收回或者補償安置房地產書立的合同、協議或者行政類文書。 3.總公司與分公司、分公司與分公司之間書立的作為執行計劃使用的憑證。 借款合同沒有被列明在里面啊?為什么不交呢?應該繳納啊
借款合同必須是向金融機構借款的才需要交印花稅
老師,請您回答下我的這個問題吧,財稅2022第22號文件中,第二大點中的第四點, (四)下列情形的憑證,不屬于印花稅征收范圍: 1.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書,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監察機關的監察文書。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按照行政管理權限征收、收回或者補償安置房地產書立的合同、協議或者行政類文書。 3.總公司與分公司、分公司與分公司之間書立的作為執行計劃使用的憑證。 借款合同沒有被列明在里面啊?
這是我糾結的點
印花稅應稅憑證范圍: 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列明的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和營業賬簿。根據《印花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合同(指書面合同),包括借款合同、融資租賃合同、買賣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租賃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財產保險合同; 產權轉移書據,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書據,土地使用權、房屋等建筑物和構筑物所有權轉讓書據(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轉移),股權轉讓書據(不包括應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轉讓書據;營業賬簿;證券交易。 上邊是一般的范圍,還要看具體情況。 看下邊鏈接的具體界定 印花稅稅目的最新稅率表http://www.chineseacc.com/tax/zh/2021-06-
因為有的人認為需要繳納,不是根據印花稅法中稅目稅率表中的金融機構才需要繳納來判斷的,他是根據 上面的 第(四)條中的3點,不包括在內,所以要繳納的,這個我該怎么理解呢?好像他說得也有點道理
http://www.chineseacc.com/tax/zh/2021-06-13/3101.html 看看這個鏈接里邊的稅率表,借款合同備注就知道了哈
我已經看過了,我也是認為不需要繳納的,問題是,現在有同事依據上面的條款認為是需要繳納的,我該怎么辯解呢?
把鏈接發給他看文件,不懂就別瞎YY。國家的文件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