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開?稅收編碼是和以前發貨的產品編碼一樣 這樣開就行? ?稅率是 13?
老師打擾打擾了, 麻煩能否咨詢一下,小規模園藝公司,自種自銷的花卉,客戶有要普票的,也有要專票的,如果開具了專票,按適用征收率交了稅款,普票還能開具免稅字樣的發票嗎?還是只要開具了專票,就相當于放棄了農產品免稅權,再開的普票也不能開具稅率為免稅字樣的發票了呢?我現在收到的情況是有說納稅開具了專票就放棄了免稅權,均應按適用稅率征稅,不得選擇某一免稅項目放棄免稅權,也不能根據不同的銷售對象選擇部份貨物或勞務放棄免稅權; 另外也有說一般納稅人若選擇了享受免稅政策是不能再開專票,如果需要開專票應按規定放棄免稅方可開具專票. 小規模納稅人是開具了專票之后,符合免稅條件還可以開免稅普票.老師,我現在也是蒙了,不知道到開具了專票正常交稅后普票能開免稅嗎?謝謝謝謝!
老師,咨詢個問題, 我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2015年買了一臺設備,當時的采購發票是17%稅率的增值稅專票;這臺設備2021年過后就沒咋用了,所以上個月老板把這臺設備賣給了一個客戶; 現在需要給客戶開發票,我有兩個問題不太確認: 1、關于品名: 我們和客戶簽訂的銷售合同上品名是“性能測試儀”,我看了下之前買進并且入賬的品名是“回損測試儀”,我開票要按銷售合同來開,就和之前進項發票的品名不一致,這樣會不會有影響? 2、關于稅率: 銷售合同上標明稅率13%, 我可以按13%的稅率給客戶開專票嗎? 我看到有政策說: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開具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專票。
公司一股東(生產廠家),以貨物入股的方式占10%股份(商貿公司),貨物價值50萬,一共六款產品,之前說是發貨滿50萬后,一次性開具50萬的進項票據,但是商貿公司有銷售三款產品,在沒有進項票的前提,給客戶開具了對應銷售產品的銷項發票,商貿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客戶是一般納稅人,在本月季度申報時,專管員電話過來,要求出去采購合同、銷售合同、收款憑證、付款憑證、進項發票、銷項發票,那么股東工廠開具進項發票是開目前給到我們貨物總額金額,還是說可以分開,先開給商貿公司本次需要申報的進項金額就好
公司一股東(生產廠家),以貨物入股的方式占10%股份(商貿公司),貨物價值50萬,一共六款產品,之前說是發貨滿50萬后,一次性開具50萬的進項票據,但是商貿公司有銷售三款產品,在沒有進項票的前提,給客戶開具了對應銷售產品的銷項發票,商貿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客戶是一般納稅人,在本月季度申報時,專管員電話過來,要求出去采購合同、銷售合同、收款憑證、付款憑證、進項發票、銷項發票,那么股東工廠開具進項發票是開目前給到我們貨物總額金額,還是說可以分開,先開給商貿公司本次需要申報的進項金額就好
請問老師,我公司生產銷售模具,此模具用來給客戶生產產品(所以入在輔助材料),模具費是客戶承擔,我們公司先墊付,月底開票給客戶收模具費,但是模具我公司都是外協的,不經過我司生產,所以月底外協入給我們時,這樣入賬:借:原材料—輔助材料 貸:應付款 然后開銷售發票收款:借:應收 貸:主營業務收入—模具 銷項稅金 結轉模具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模具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 這樣走賬可以嗎?因為模具也是我司的主營業務,之前一直沒有單獨入在模具里都是入在原材料,我現在不好把模具單獨分出來
這個消費稅征收管理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這里的銷售和自產自用,還有進口這 3 個老師說同增值稅一樣,我在增值稅里沒看見啊,他啥意思?
委托加工收回的消費稅如果直接用于出售是不用交消費稅,是因為在把這個貨物委托別人的時候已經交過了,所以不交對嗎?
關稅為啥是 10800??14% 啊?他不是關稅計稅價格,加關稅嗎,??14% 是啥
這道題的算是為啥 20??2000 啊啊啊啊
委托加工組成計稅價格這里,委托加工應收消費品,為啥委托方不是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啊?
這個為啥要 5989-5085 啊? 金銀首飾是安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征收消費稅。非金銀首飾是以新貨物的銷售額作為消費稅的計稅基礎,不扣減舊貨物的回收價格
月薪3500,月休4天,上了13天班,還休息了兩天,怎么算
這個后邊為啥是 20??2000 啊
過節買包包,首飾,煙酒,送客戶,開普通發票,記哪個科目?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嗎?
老師,稅務疑點,這個是什么意思?稅款所屬期起:2023-01-01,稅款所屬期止:2023-1231,業務招待費銷售費用:0.00,業務招待費管理費處瑪用:132113.00,業的支付賬載金額:0.00,業務招待費稅收金額:0.00 營業收入:10325399.84,視同銷售稅收金額:0.00.扣除限額:0.00,差額1:132113.00,差額2:0.00 問題類型:未據實申報業務招待大額費支山賬載金額
老師,那么名稱可以直接開模具賠償嗎
也可以的,因為這個就屬于價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