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同學!請問同學您有什么問題呢
1.20X1年12月31日,甲公司經批準發行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10 000 000元,債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為年利率6%。假定債券發行時的實際年利率為5%。五年期利率5%的復利現值系數為0.7835,年金現值系數為4.3295。要求:(1)計算甲公司該批債券實際發行價格。(2)計算20X2年、20X3年的利息費用與攤銷的利息調整。(3)做出20X2年12月31日、20X3年12月31日、20X6年12月31日的賬務處理。 2.企業為購建一生產線,向A銀行借入長期借款800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800 000元,完工前,銀行轉來 建設期應支付利息17 000元,建成使用后,完工后至還款日之間應付借款利息23 000 元,該工程的借款按規定期末一次性歸 還,還款總額為840 000元。 要求:作出以上業務的會計分錄。 1.齊魯公司20X2年1月1日從B公司購入甲生產設備作為固定資產使用,購貨合同約定,甲生產設備的總價款為2 000萬元,當日支付800萬元,余款分3年于每年末平均支付。設備交付安裝,支付安裝等相關費用20.8萬元,設備于3月31日
A公司2016年12月1日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生產經營用設備一臺,價款30000元,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3900元,另支付運輸費3000元,運費的增值稅率為10%,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安裝設備時,領用原材料一批,價值7000元,支付安裝工人工資1000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假設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12月31日安裝完畢,投入使用。該設備預計使用5年,預計的凈殘值為2000元。 1、編制A公司購買、安裝,交付使用該設備的分錄。 2、分別采用年數總和法計算2017、2018、2019、2020、2021的折舊,并編制2017年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
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率13%,其2017-2021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資料如下:(1)2017年10月1日,購進一臺需要安裝的生產設備,買價為500萬元,增值稅額為65萬元,另發生運雜費2萬元(不含稅),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設備于當日投入安裝,發生安裝費用50萬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設備于11月2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2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2018年12月31日,對該設備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33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該設備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折舊方法不變。(3)2019年12月31日,因生產經營方向調整,決定采用出包方式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改良工程驗收合格后支付工程價款。該設備于當日停止使用,投入改良。(4)2020年4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驗收合格,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30萬元。當日,改良后的設備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27萬
12.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2018年12月10日,該公司購買需安裝新設備一臺,該設備價值6000000元,增值稅960000元,已通過銀行支付。在該設備安裝過程中,領用自產商品一批,價值1000000元,發生安裝人員工資費用20000元2018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井交付使用。該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90000元,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要求:(1)編制固定資產購入、安裝、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相關會計分錄(2)計算該設備2019年應計提的折舊額
(1)丁公司2014年10月20日購買設備一臺價款40萬元,增值稅率13%,用銀行存款支付;(2)購買安裝設備備用材料5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直接用于安裝;(3)應付設備安裝工程人員工資5萬元;(4)2014年12月20日,設備安裝完畢,經驗收后交付使用;(5)該設備預計使用10年,凈殘值率5%,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6)2018年12月10日,丁公司將該設備出售,售價36萬元,支付清理費用1000元。該固定資產清理的凈損益是()萬元。
核算成本給其他部門開會,不用跟他們說我用什么核算方法吧,要求他們什么時候提供數據給我對嗎?
籌建期交的50萬房租,需要在營業期攤銷嘛
小規模納稅人,本季度開票50萬,那增值稅是按50萬繳納,還是(50-30=20)的20萬繳納
老師,請看一下怎么修改
A公司,有企業股東B實繳60萬和C實繳40萬,現在股東B要把其擁有的一半股權30萬轉讓給D,轉讓價為30萬,請問現金流是D直接轉30萬給B,還是D先轉給A再由A轉回B?
老師個稅經營所得賬上也體現不了實際利潤啊
前年的收到的一張技術服務費專票,今年雙方協商紅沖了,當時已經抵扣過入賬了,現在怎么處理
這道題,每股收益一每股股利=每股凈資產?怎么理解?
出口生產企業如何計算每月要抵扣多少進項,每個月能退多少稅
2025年1~3月份。第一個季度都是虧損的,我在做第一個季度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的時候,需要先做了匯算清繳。再報第一季度的企業所得稅預繳嗎?
2018年12月31日,確認未確認融資費用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確認融資費用=5 154 200×8%=412 336(元) 借:在建工程 412 336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12 336 ④2018年12月31日,結轉固定資產成本、支付第一期設備款: 借:固定資產-XX設備 5 766 536 貸:在建工程-XX設備 5 766 536 支付設備款: 借:長期應付款 2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2 000 000 ⑤2018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5 766 536元,按照稅法規定其計稅基礎為6 200 000元,
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433 464元(6200000-5766536)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為: 433 464×25%=108 366(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8 366 貸:所得稅費用 108 366———是不是一旦確認資產的入賬價值,馬上就要確認所得稅費用?
您好!通常是這樣的,但是有些實務中,財務人員為了方便會集中在月底在做一筆
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是一樣的,那還需不需要在一確認資產的入賬價值的同時就要確認所得稅費用?
您好,如果沒有稅會差異的話,就不需要了
對于享受稅收優惠的研究開發支出,則其計稅基礎應在會計上入賬價值的基礎上加計75%,因而產生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在初始確認時的差異,按照所得稅會計準則的規定,“不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這句話對不對?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資產和固定資產不一樣,在確定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的時候,不需要確認所得稅費用,哪怕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是不一樣的,也不需要確認所得稅資產,在后續攤銷的時候才逐漸確認所得稅資產是不是這個意思?
您好!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的區別在于是否存在時間差。 關于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稅差異,既存在暫時性差異,也存在永久性差異 研究階段的支出費用化處理,加計扣除是永久性差異,直接影響當期,不影響后期 開發階段形成無形資產的,加計75%(現在是100%)入賬,影響的是以后期間的折舊費差異,所以是暫時性差異;但是,在折舊費加計扣除的當期,又是永久性差異 這是比較細微的區別. 針對自行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后續攤銷,是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的,因為是永久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