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那個是在自己算的,算完在申報
老師們,我在一家家族企業工作,2020年7月入職的,這家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屬于工程檢測服務行業,我這半年時間里已經把這公司內部存在的問題都提出來并寫出了財務管理制度,但問題是這個公司現在租的是個人住宅樓,所以財務部與結算部合在一個房間也是為了對賬方便,可財務總監是老板的親侄子,卻是一個非會計專業的人,而且他不止監管財務部結算部,還有其他科室,他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方式主要負責與掛靠我公司的那30幾個人的結算,這么多年公司已經換了3任會計了,問題就是出在這所謂的財務總監上了,他的做法讓各方面的賬很亂,內部人員預支出去的錢無人及時要票,累計現在近600多萬的預支款,好多都聯系不上,既要不來錢也要不了發票,于是他就找外掛人員或者自己內部比較信任又沒有買社保和交個稅的人大量地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公司承擔稅金,讓后把錢轉給這些人再讓他們轉到出納那邊就是所謂的內賬
老師,我的問題有點長,請耐心看,我們是物業公司,注冊地是叢臺區,并在叢臺區管理了一個小區,在復興區管理了3個小區,以前稅一直在叢臺區報。復興區稅務不愿意,讓我們在復興區成立分公司,復興區這3個小區的稅在分公司復興區報。我們分公司獨立核算,扣稅的賬號直接用的總公司的。老板不讓重新開戶。分公司有收入肯定得有對應成本,我愁的慌,原來的人員該怎么弄?一共19個人,有10個人是復興區這3個小區的,都是原來跟總公司簽的合同,分公司和總公司的1月個稅都還沒有申報。老師,我說的是所謂的外賬,您懂得。老板想這樣做:這10個人的社保在總公司申報發放,工資在分公司申報。用相應繳費憑證做到分公司賬上,這樣可以嗎?不然的話,分公司還要重新開社保戶,老板嫌麻煩。
請問下,各位老師,我們做賬,看員工個人部分需要承擔多少錢?在哪里看?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和醫保平臺嗎?是計算好的數字嗎?還是我們自己算呢[抱拳]
老師您好,我們單位是做養老院看護的,下面還有中醫診所。診所外包給第三方經營,每個月我們拿10%點,其余第三方找發票來走賬?,F在問題是一年100多萬的收入,第三方每次拿技術服務費的發票開取錢,1月份就開了28萬,剩下還有50-60需要走賬,怕有風險,對方開什么發票合適呢,分月進行嗎?另外去年他們沒報人工成本,國稅局扣了很多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想拿回來一部分),我是不是可以讓他走個5*4=20來萬的勞務費(簽個合同),這樣操作合理嗎,還是有什么更好的建議,敬向老師請教,比較急,謝謝?。?/p>
老師,這個月從總部進了貨,總部跟分公司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比如我們從總部進貨來的貨價款總額是9萬,這個9萬就是分公司的成本,9萬塊需要還給總部,但是分公司是沒錢的,還沒問總部開專票呢,因為這兩天對庫存跟總部的出庫單金額對不上,等對上后,假如貨款也就是分公司成本價總和是9萬塊,6月需要做的會計分錄是啥?進貨了也擺在店里了,但是到月底了一件都沒賣出去呢,貨品就是吃的,蜂蜜,酒水,面粉面條紅棗這些,請問現在進貨會計分錄和到時候賣出會計分錄都怎么寫好?還有需要啥注意的細節也請講一下,講的細致有耐心的請回復,謝謝。
本公司出去買東西,店家可以提供發票,但是沒有對公賬戶,可以公對私轉款嗎,對方是個體
房東公司A把房屋租給企業B,因為房屋需要修繕、裝修,公司A沒有錢做這些,所以雙方協商由企業B負責修繕房屋,裝修,給物業B免租1年,那企業A還用對免租期,像稅務局報收入嗎,需要繳納增值稅嗎?有可以免稅的條文嗎?現在稅務局不承認免租,認為企業A還是要確認收入交增值稅
老師,請問下我們發票開出去了,但是供應商少付了幾百元錢,少的這個錢對方以后不付的了,這種情況要怎么處理呀!
老師,購買了一塊土地,用于修建房屋,土地已經交了土地使用稅,交房產稅還要把土地的金額加上去嗎?
老師,廣告宣傳A公司,開票A公司,收款B公司,這樣操作可以嗎?如果客戶投訴稅務局四流不一致,會不會罰款
16999355.18是23年12月份的數,報表計在24年1月,13088951.73是24年12月的數,報表計在25年1月份的數,現在差額收入是負的-3910403.45,是24年收入多記的,年報匯算清繳怎么調呢
老師好,老板準備轉讓股權,現在準備先增資分紅然后再減資可以嗎?
小規模申報增值稅的時候,填在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那一欄的銷售額是按1%換算的不含稅銷售額還是按3%換算
試駕車賣了,要求開增值稅發票,是哪種發票?
老師您好,我們是挖機租賃公司,現與施工單位合作,產生勞務費4萬元,我們公司開票,但對方不打款給我們公司,而是把4萬元直接發放給工人。這樣操作,需要哪些憑證才合規?
咋算呢?沒有懂
就是你們的收入,減去每個人的專項扣除后,這些得出來的金額乘以稅率
不對吧,不是用基數乘以稅率的嗎?
對啊,收入減去專項扣除后得出來的金額就是基數1
那個基數不是社保局定出來的嗎?
不是啊,是咱們自己算的啊,個稅你沒有算過嗎?就是我們的收入扣除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