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會計分錄如下
1. 甲公司因收回部分投資而將原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轉換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換前,剩余股權投資各明細賬戶的余額為“投資成本”借方余額200萬元,“損益調整”甲方余額5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貸方余額20萬元。轉換日,剩余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為300萬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初始入賬金額為( ) 2. 2x17年1月1日,A公司支付價款700萬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并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x18年1月1日,A公司又支付價款2200元取得乙公司20%股權,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0000萬元。取得該部分股權后,A公司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因而將原持有的乙公司的10%股權轉換為長期股權投資。轉換日,原持有的乙公司的1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A公司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確定的初始成本為( )。
假設原先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是80,持股12%,后購買60%股權,花了350。轉換成長投當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是90。問長投賬面和付出代價之間的這個10,應該記留存收益還是其他綜合收益?正常考試,其他權益工具追加投資應該是不會出現差額的吧
20x9年7月18日,A公司以840萬元的對價從B公司其他股東處受讓取得B公司14%的股權,至此持股比例達到20%。取得該部分股權后,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對該項股權投資由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為采用權益法核算。當日原持有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為360萬元。20x9年7月18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為6050萬元(包括B公司一項存貨評估增值90萬元)。原對B公司6%的股權為A公司20x8年1月2日購入并劃分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至20x9年7月18日該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包括累計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0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影響。20x9年7月18日,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不正確的是()。A.改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為1200萬元B.改按權益法核算的當期確認留存收益110萬元C.改按權益法核算的當期確認營業外收入10萬元D.改按權益法核算當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
這題D選項,不是應該放到資本公司和盈余公積嗎。(2020年)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股權,對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甲公司在初始確認時將對乙公司股權投資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18年5月,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股權,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各項關于甲公司對乙公司股權投資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對乙公司增資后改按權益法核算 B.增資后原持有3%股權期間公允價值變動金額從其他綜合收益轉入增資當期損益 C.原持有3%股權的公允價值與新增投資而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作為20%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D.增資后20%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增資當期損益
非同一控制下,因追加投資導致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為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不構成一攬子交易),應當將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加上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原持有股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以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應當全部轉入留存收益。甲從乙手中購買了40%的股權,用了10萬,實際這部分賬面價值為8萬。后來甲又花了5萬,從一手中買了20%的股權。實際這部分賬面價值為4萬。 原持有股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轉入留存收益。這個怎么寫會計分錄?
老師,我在幾家個體工商戶填加為辦稅員,其中有一家本來顯示已填加成功了,可還是沒有辦稅人權限,不能看到報稅信息是怎么回事
24年1季度利潤表與實際做賬,少了0.1元?有問題嗎?虧損額也寫少了500元.有什么問題嗎?
老師,我們是檢測服務中心,今年報高企,研發費用中研發人員占了研發費用的95%,材料和折舊都比較少,這樣合理嗎?主營成本中有吊裝費和檢測費這個可以列為研發費用嗎
床上四件套送人增值稅稅額可以抵扣嗎
老師好!現金流量表里的期初現金余額的本期初和期末數怎么填寫
老師,你好,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屬于費用化支出的情況,可能會計入哪些科目?
請問印花稅三月份忘記計提了現在四月份繳納了怎么做分錄
老師,我把外賬接過來,標黃色是不是正常入往來,,應交稅費那些是入科目對吧
老師股東實收資本一直沒到賬怎么辦
老師個稅是從這里登入嗎
同學你這個舉例數字不完整,40%已經構成重大影響,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了,不適用金融工具準則
對啊,就是權益法轉成本法。
同學你好!你的問題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是金融工具,適用金融工具準則,屬于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采用的是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不是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最開始購入40%的時候,不就是用權益法核算嗎?繼續購入20%增加到了60%,不就要用成本法核算了嗎?
是的,但是你的舉例和前文不一致,所以和你確認一下
不是說,權益工具轉成本和權益法轉成本的套路都差不多嗎?
不一樣同學,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轉變為成本法,相關損益要結轉入留存收益,如果原投資采用權益法,現轉為成本法,相關損益要在處置(出售)長期股權投資時再結轉
那權益法轉成本法。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權益法轉成本法的時候,權益法的二級科目如果都有余額, 那么一并轉入成本法里,但是這些二級科目所對應的科目投資收益,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這些科目的余額就先不用管嗎?
新增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調整原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這些科目的余額就先不用管,對吧,處置的時候再計入投資收益對吧?
是的同學,處置時再結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