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因為這個是屬于稅法口徑的暫時性差異,這個確認為遞延所得稅。
租入的固定資產,新準則是不是規定除了低價值租賃和短期租賃,一律計入“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確認資產負債。是不是不在分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
根據新租賃準則,將租賃測算的各期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是不含稅金額嗎?
老師,新租賃準則下,使用權資產凈值減租賃負債是等于遞延所得稅資產過負債嗎
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摘要怎么寫
本年利潤是負的,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還需要做遞延所得稅嗎
可不可以幫我從GONE理論中的機會維度,分析一下新海宜進行財務舞弊的機會因子,分別從以下三個方面:內控環境方面、風險評估問題、信息與溝通問題
老師個體戶有罰款的,做賬時候不做營業外支出,然后申報經營所得個稅的時候也就不用調增了可以嗎
老師,收到的數電專票開票員是管理員,需要換票重開嗎?
老師,4月份紅沖2月份的發票了,2月份當時繳納增值稅了,4月份的增值稅受2月份增值稅的影響嗎
甲方有2000多不給付了,是做壞賬準備嗎?
老師您好,我因為24年1季度交了企業所得稅,但是我實際22.23年兩年虧損130萬, 現在匯算清繳要給我退稅,但是我害怕查賬,現在應該怎么調整合適呢
租期2024.2.1--2029.6.30(65個月)租金 310000元/年 月攤銷額23846.15 今年的房租因為大環境不好 重新談了 今天2025.4.29交了279000,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 3月份還是攤銷23846.15,現在賬務如何處理呢
老師 審計讓企業提供稅收繳款通知書,我想問一下這個通知書是什么?
老師你好!企業購入配件有自用有銷售的,自用視同銷售嗎
供應商開了發票,出納付款比發票金額多付了10元,這個賬務怎么處理?
什么是稅法口徑的暫時性差異,不太明白,不是稅法和會計準則的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是的,您可以這樣理解。
不是,我的意思是使用權資產減租賃負債也不等于這個稅會差異啊
但是它說會有差異,所以。確認遞延所得稅。
不是,我的意思是,比如稅法折舊是500,會計折舊和財務費用是600,這樣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00吧,但是使用權資產減租賃負債不等于這 1 00,到底是怎么計算
折舊和財務費用,他們倆不在一起計算。
是不在一起算。就是算完結果不是都計入損益嗎,這個會和稅法有差異啊,這個差異也不等于那個相減,請幫忙進一步確認這個問題怎么處理
你好。只有說會有差異的才這樣處理。財務費用沒有差異,不通過李延所得稅。
老師,你沒明白我在問什么
不是所有損益都確認遞延所得稅,這樣說清楚嗎?
不是,你說的我明白但不是我問的問題
雖然說你這個資產他沒有直接影響利潤,但是你那個資產它之所以形成差異,是因為折舊導致的差異折舊會影響利潤,所以說也要確認。
新的租賃準則在初始計量時,要通過折現同時確認“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使用權資產”在隨后期間直線法折舊。 但是稅法的規定沒有改,在實務操作中,是否意味著現在租賃一確認,就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遞延所得稅
我知道啊,那減租賃負債是什么意思呢
新租賃準則的最大變化,就是對于承租人不再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了。 對于承租人,除短期租賃和低價值租賃外,都需要在租賃開始日確認“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租賃負債——未確認融資租賃費用”。 雖然會計科目發生了變化,但是基本上還是跟舊租賃準則中承租人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差不多。 一、會計處理 1、租賃開始日: 借:使用權資產 租賃負債——未確認融資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初始費用的進項稅額可抵扣)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應付租賃費中包含的可抵扣進項稅額) 貸: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銀行存款(初始費用) 2、租賃期間按照實際利率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租賃負債——未確認融資費用 3、租賃期間實際支付租賃費: 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貸:銀行存款 4、租賃期間實際支付租賃費同時確認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5、租賃期間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二、稅務處理 對于租賃中的承租人稅務處理,稅務上還是需要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 經營租賃,租賃費按照直線法在租賃期間分攤并稅前扣除。 融資租賃,租賃費不得直接稅前扣除,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折舊可以稅前扣除,但是折舊方法是直線法。 因此,無論是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基本上都是采用直線法,租賃期間前后各期間的稅前扣除金額是一致的。 三、稅款差異分析以及遞延所得稅問題 會計上確認的“財務費用”在稅前不得扣除,稅務上確認為經營租賃的“試用期資產”折舊費也是不能稅前扣除,稅務上確認為融資租賃的“使用權資產”折舊費可以按規定扣除。 由于會計上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融資費用,會導致前期分攤較多,后期分攤較少。 無論會計上和稅務上采用何種辦法,在整個租賃期間內,會計上計入損益的金額和稅務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在總體上是相等的,但是會計上各期間金額不一致,前期金額大后期金額小,稅務上是各期間金額相等。 因此,就會出現會計上前期進入損益的金額大于稅前扣除金額,后期會計計入損益的金額小于稅前扣除金額。 因此,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申報時,就需要進行納稅調整,前期是納稅調增,后期是納稅調減。 納稅調增,意味著就需要多交稅,但是由于是暫時性差異后期納稅調減后就可以少交(抵減)。 由于暫時性多交的稅款后期可以抵減,因此應確認為一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以,執行新租賃準則后,在租賃期間納稅調增的期間,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而不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也不是租賃開始日一次性就全部確認,而是隨著納稅調增逐步確認的(后期隨著納稅調減逐步沖減)。
我知道這個處理,我說的是為什么要用使用權資產減負債來算這個差異
因為這個是屬于稅法口徑的暫時性差異,這個確認為遞延所得稅。
稅會差異就是這樣產生的,已經上面詳細解釋了,您再考慮一下。
上面已經詳細的解釋了,沒有辦法再詳細分解了,您可以再考慮考慮。整個的業務也發。
整個的業務處理和差異的產生已經發給您了,沒有辦法再解釋了。
您再考慮。您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