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借,應收賬款79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700000 貸,應交稅費一應增一銷項91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500000 貸,庫存商品500000 2 借,銀行存款791000 貸,應收賬款791000 3 借,主營業務收入700000 借,應交稅費一應增一銷項91000 貸,銀行存款791000 借,庫存商品50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500000
甲公司2020年9月20日銷售B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6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78 000元;該批商品成本為500 000元,甲公司對該項銷售確認了銷售收入,,并結轉了銷售成本。購貨方于9月27日以銀行匯款方式付款。10月15日,該商品質量出現嚴重問題,購貨方將該批商品全部退回給甲公司,甲公司同意退貨,于退貨當日通過銀行支付了退貨款,并按規定向購貨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紅字)。要求:(1)編制9月20日確認銷售收入、結轉銷售成本的分錄。(2)編制9月27日收到貨款的分錄。(3)編制10月15日銷售退回的分錄。
甲公司2018年5月20日銷售A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35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56000元,該批商品成本為182000元,A商品于2018年5月20日發出,購貨方于5月27日付款,甲公司對該項銷售確認了銷售收入。2018年9月15日,該商品質量出現嚴重問題,購貨方將該批商品全部退回給甲公司。甲公司同意退貨,于退貨當日支付了退貨款,并按規定向購貨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紅字)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1)編制2018年5月20日銷售實現時的會計分錄 (2)編制2018年5月27日收到貨款時的會計分錄 (3)編制2018年9月15日銷售退回時的會計分錄
甲公司于 2019年9月20日出售一批商品給丙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售價 40 萬元,增值稅 5.2 萬元,該商品成本為 20 萬元,當日己發貨,甲公司對該銷售確認收入。購貨方于 2019年9 月27日付款。2019年12月 15日,因商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丙公司要求全部退貨,雙方協議達成,甲公司于當日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商品入庫,退回貨款
4、甲公司2020年3月20日銷售A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7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91000元;該批商品成本為500000元,甲公司對該項 銷售確認了銷售收入。購貨方于3月27日付款。4月15日,該商品質量出現嚴 重問題,購貨方將該批商品全部退回給甲公司,甲公司同意退貨,于退貨當日支 付了退貨款,并按規定向購貨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紅字)。 要求:(1)編制3月20日確認銷售收入的分錄。 (2)編制3月27日收到貨款的分錄。 (1)編制4月15日銷售退回的分錄。
、甲公司2020年3月20日銷售A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售價為7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91000元;該批商品成本為500000元,甲公司對該項銷售確認了銷售收入。購貨方于3月27日付款。4月15日,該商品質量出現嚴重問題,購貨方將該批商品全部退回給甲公司,甲公司同意退貨,于退貨當日支付了退貨款,并按規定向購貨方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紅字)要求:(1)編制3月20日確認銷售收入的分錄。(2)編制3月27日收到貨款的分錄。)編制4月15日銷售退回的分錄
現在小規模企業開票稅率還是1嗎?不超過多少免稅
殘保金,小微企業怎么繳納
老師,你好,我想請問一下,一個人可以擔任多個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嗎
一個人上班單位繳納保險,同時也注冊了個體戶且是核定征收的。請問個人發的工資和個體戶會沖突嗎,會到賬個人的個稅增加嗎
小規模企業,個稅需要計提嗎?還是發生的時候直接,計提工資和計提個稅需要分開寫嗎分錄是什么不考慮社保
老師 您好 請問一下 保險公司簽的代理合同 發工資顯示有個調稅 個調稅是什么 明年可以退稅嗎
財管P,相關系數為0的時候,兩資產收益率是不相關的吧、
報第四季度財報時,利潤表中研發費用沒填數,年報時可以填上數嗎?會有風險嗎
老師,小規模納稅人公司,一季度開票超了30萬,其中6萬的票開票了重復開了4月1日才沖紅,像這種可以大廳強制申報嗎?
老師,1.生產企業,24年12月出口。本月18號申請首退稅時,跳錯誤。有一個征退稅差在做增值報表時未填寫。導致退稅提交不了,這個最好的操作方法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2.公司產品全部外銷的。現開票額度只有60萬,3月份出了兩筆,共需開票200W。現在需提升額度,也不知道是否很快能批。我現在先把這個60萬開了再提升額度嗎?還是不開直接申請。那確認收入能延到5月嗎我現在需要馬上做的是什么。3.A公司是貿易公司做出口并退稅的,A公司把貨款打到B生產公司下單,B公司雖是生產公司,但沒有生產能力,把款打給C公司進行生產。完成交貨后,B公司已經開了成品發票給A公司,并完成了退稅。請問C公司應該給B公司開什么發票?開產品原材料還是產品加工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