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請問大概多長時間了
我們公司前幾年跟投資公司借一筆3000多萬來增加實收資本,進賬沒幾天老板就用他的賬號把這筆錢轉出去了,當時會計記的是其他應收款,但是這筆錢是不會再還回來了,現在其他應收款一直掛著,我要這怎么做才能把這筆賬做平?
會計2017年的時候做賬不規范,有一筆應收款對方已經對公付給我們公司,但是會計沒有做銀行收款,一直掛賬,然后她銀行余額不對,直接用賬上掛著的現金沖平銀行余額了,后面又換了個會計,到現在銀行余額是對的,但是現在查出這筆已經公賬收款了,現在需要如何調整把這個賬平掉呢?
老師您好,我們公司是國企,不能計提壞賬,基于這個前提,我們公司有一筆70萬的借款,對方公司后來破產了,我們公司又付出了10萬的律師費和保全費之類的,最后法院判決我們公司有對方80萬債權,現在破產清算結束,收回12萬。請問我們公司不能計提壞賬一直掛著這筆借款的話,現在這12萬,我應該沖減那70萬的借款還是計入營業外收入?謝謝老師
接賬后發現有一筆應收賬款一直掛著,老板說對方已經倒閉了,收不回來了,我是直接計入壞賬還是要出具報告后才能入壞賬?而我百度這家公司還是開業中,要一直掛著嗎?
老師 我們有筆材料款未收回 專票也開了 后來對方公司把他們名下的一套房子賣了 購房者直接把房款打給我們了 但是比材料款還少了幾萬塊錢 我們老板說不要了 這種是不是要做壞賬準備 具體賬務和稅務都如何處理呢?
怎么大白話理解投資性房地產
控股公司需要分紅所控制的公司分紅,比如股份是30%以上,那么控股公司要是分紅需要繳納稅款嗎
租金費用是白條入賬的,在企業年報的時候要調整出來,是填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嗎,是填在哪里
個體戶開一個點維修發票給運輸公司,要交多少稅
五倍充值、首單免費、充值金額內可享8折、算下來一共打了幾折
委托加工物資如果回收后直接出售,但是售價高于受托方計稅價格,那么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時的消費稅會計分錄怎么寫?
老師,做的納稅申報更正,更正完為什么提示有不符的地方,這是真實正確的數據,我已經提交更正申報了,再點進去還是顯示有不相符的數據,是什么原因
持有期間分期確認的利息金額到底是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計利息”科目還是應付利息?
老師請問休學被我點到,怎么又給它調成休學狀態?
企業所得稅年報中的期間費用,像汽車加油,車保險,應該填在哪里
共3筆4.8萬,2018年、2020年7月和8月
那有沒有跟對方聯系催款
老板確認是收不回來了
那您可以計提壞賬準備
除了賬上計提壞賬以外,后期在什么時候還要出具什么報告嗎?匯算清繳可以據實扣除?
要據實扣除的話 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現將《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文名 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發布單位 國家稅務總局 附 件 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二○○九年五月四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等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經營管理活動且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等貨幣資產,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資產,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 第三條企業發生的上述資產損失,應在按稅收規定實際確認或者實際發生的當年申報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 因各類原因導致資產損失未能在發生當年準確計算并按期扣除的,經稅務機關批準后,可追補確認在損失發生的年度稅前扣除,并相應調整該資產損失發生年度的應納所得稅額。調整后計算的多繳稅額,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退稅,或者抵頂企業當期應納稅款。 第四條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按本辦法規定須經有關稅務機關審批的,應在規定時間內按程序及時申報和審批。 第二章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 第五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資產損失按稅務管理方式可分為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和須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下列資產損失,屬于由企業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 (一) 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變賣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存貨發生的資產損失; ?。ǘ┢髽I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ㄈ┢髽I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ㄋ模┢髽I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ㄎ澹┢髽I按照有關規定通過證券交易場所、銀行間市場買賣債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六)其他經國家稅務總局確認不需經稅務機關審批的其他資產損失。 上述以外的資產損失,屬于需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凡無法準確辨別是否屬于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可向稅務機關提出審批申請。 第六條稅務機關對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是對納稅人按規定提供的申報材料與法定條件進行符合性審查。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不實行層層審批,企業可直接向有權審批稅務機關申請。稅務機關審批權限如下: ?。ㄒ唬┢髽I因國務院決定事項所形成的資產損失,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資產損失的具體審批事項后,報省級稅務機關負責審批。 (二)其他資產損失按屬地審批的原則,由企業所在地管轄的省級稅務機關根據損失金額大小、證據涉及地區等因素,適當劃分審批權限。 ?。ㄈ┢髽I捆綁資產所發生的損失,由企業總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審批。 第七條負責審批的稅務機關應對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審批申請即報即批。作出審批決定的時限為: (一)由省級稅務機關負責審批的,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 (二)由省級以下稅務機關負責審批的,其審批時限由省級稅務機關確定,但審批時限最長不得超過省級稅務機關負責審批的時限。 因情況復雜需要核實,在規定期限內不能作出審批決定的,經本級稅務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期限,但延期期限不得超過30天。同時,應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八條稅務機關受理企業當年的資產損失審批申請的截止日為本年度終了后第45日。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申請審批的,經負責審批的稅務機關同意后可適當延期申請。 第九條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在企業自行計算扣除或者按照審批權限由有關稅務機關按照規定進行審批扣除后,應由企業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實地核查確認追蹤管理。各級稅務機關應將資產損失審批納入崗位責任制考核體系,根據本辦法的要求,規范程序,明確責任,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 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第十條企業發生屬于由企業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應按照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資產損失的確認工作,并保留好有關資產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及內部審批證明等證據,以備稅務機關日常檢查。 企業按規定向稅務機關報送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申請時,均應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確屬已實際發生的合法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 第十一條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者裁定; ?。ǘ┕矙C關的立案結案證明、回復; ?。ㄈ┕ど滩块T出具的注銷、吊銷及停業證明; (四)企業的破產清算公告或清償文件; ?。ㄎ澹┬姓C關的公文; ?。﹪壹笆跈鄬I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 ?。ㄆ撸┚哂蟹ǘㄙY質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 (八)經濟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 (九)保險公司對投保資產出具的出險調查單、理賠計算單等; (十)符合法律條件的其他證據。 第十二條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是指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項資產發生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內部證明或承擔責任的聲明,主要包括: (一)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 ?。ǘ┵Y產盤點表; ?。ㄈ┫嚓P經濟行為的業務合同; ?。ㄋ模┢髽I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資料(數額較大、影響較大的資產損失項目,應聘請行業內的專家參加鑒定和論證); ?。ㄎ澹┢髽I內部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 ?。ω熑稳擞捎诮洜I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 ?。ㄆ撸┓ǘù砣恕⑵髽I負責人和企業財務負責人對特定事項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的聲明。 第四章 現金等貨幣資產損失的認定 第十三條企業貨幣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銀行存款損失和應收(預付)賬款損失等。 第十四條企業清查出的現金短缺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確認為現金損失。現金損失確認應提供以下證據: ?。ㄒ唬┈F金保管人確認的現金盤點表(包括倒推至基準日的記錄); ?。ǘ┈F金保管人對于短款的說明及相關核準文件; ?。ㄈω熑稳擞捎诠芾碡熑卧斐蓳p失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的說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應提供司法機關的涉案材料。 第十五條企業將貨幣性資金存入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職能的機構,因該機構依法破產、清算,或者政府責令停業、關閉等原因,確實不能收回的部分,確認為存款損失。存款損失應提供以下相關證據: ?。ㄒ唬┢髽I存款的原始憑據; (二)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職能的機構破產、清算的法律文件; ?。ㄈ┱熈钔I、關閉文件等外部證據; (四)清算后剩余資產分配的文件。 第十六條企業應收、預付賬款發生符合壞賬損失條件的,申請壞賬損失稅前扣除,應提供下列相關依據: (一)法院的破產公告和破產清算的清償文件; (二)法院的敗訴判決書、裁決書,或者勝訴但被法院裁定終(中)止執行的法律文書; ?。ㄈ┕ど滩块T的注銷、吊銷證明; ?。ㄋ模┱块T有關撤銷、責令關閉的行政決定文件; (五)公安等有關部門的死亡、失蹤證明; (六)逾期三年以上及已無力清償債務的確鑿證明; ?。ㄆ撸┡c債務人的債務重組協議及其相關證明; (八)其他相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