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過會把答案發給你
老師,我的問題是以前的會計建賬時卡片的累計折舊和賬面上實際的累計折舊差額199345.4,這個按他的賬本數據走的話,卡片的已計提期間她入的有問題,我若按賬本走,更改卡片已折舊期間倒算數據四舍五入后與賬面差額70多的差額,若賬面與卡片賬相符的話,賬面累計折舊就要手工沖紅199345.4的差額,賬面與卡片的累計折舊數據才能相等,若是更改卡片已折舊期間和賬面累計折舊想付就要更改累計折舊期間,這樣一來卡片累計折舊和賬面累計折舊倒算的70多差額沒法算,因為累計折舊期間不可能出現小數點
老師,我的問題是以前的會計建賬時卡片的累計折舊和賬面上實際的累計折舊差額199345.4,這個按他的賬本數據走的話,卡片的已計提期間她入的有問題,我若按賬本走,更改卡片已折舊期間倒算數據四舍五入后與賬面差額70多的差額,若賬面與卡片賬相符的話,賬面累計折舊就要手工沖紅199345.4的差額,賬面與卡片的累計折舊數據才能相等,若是更改卡片已折舊期間和賬面累計折舊想付就要更改累計折舊期間,這樣一來卡片累計折舊和賬面累計折舊倒算的70多差額沒法算,因為累計折舊期間不可能出現小數點,卡片的期初來自第一個圖,賬面的期初來自第二個期初,這個問題咋解決合適
就是,老師要求根據圖片的數據計算,所以想問一下根據圖片的題目,會計分錄,就按先進先出法的情況寫就行
,請教一下,比如21.22年的一些轉賬了沒開回發票的,這個要怎么做賬
在審查江寧公司時,假定發現了以下四種情況,你認為運用重要性觀點來衡量,最重要的情況是哪種?請逐一分析(1)主營業務收入實際為1000000元,賬面記錄為1010000元;(2)信用卡透支1000元,而賬面余額為1000元;(3)將3年后到期的長期負債10000元列為“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4)由于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使得存貨金額多計5000元。
買了一萬多塊錢的電腦,計入管理費還是固定資產
老師,2024年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表“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填什么數據?“上年在職職工人數”填什么數據
你好,簽定項目合同,合同未得開發票,未收款,是否需要做賬務處理
老師好,請問在電子稅務局中,企業增加賬戶備案在哪里操作啊
老師我想問一下利潤表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是對是錯,因為25年利潤表它自己生成的,我看了一下,查一下那個之前交過的季報,我查一下子,然后看的是數據,是他是24年10月1號到24年12月31號,這個時間段報的這個數利潤表季報本期金額和本年25年報那個季報利潤表,上期金額他倆是一致的,這個這樣對嗎?
小規模公司 2024年季度財務報表填錯了,連帶所得稅申報表也錯了,(虧損中)那我現在需要更正24年第4季度申報的財務報表與所得稅申報表。,再進行24年匯算清繳嗎?
老師好!我們公司是外貿企業,老板讓我咨詢一下有關信用證的事情?請問信用證是什么?我們出口產品給國外的客戶,是我們需要辦理信用證,還是對方需要辦理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辦理信用證有什么條件嗎?
小規模納稅人公司,在申報24年度匯算清繳的期間費用明細表時,發現24年有筆金額很大的柴油費計入的是管理費用-車輛使用費,后查實這筆柴油費應計入成本中,那24年第4季度財務報表已申報了,如果我在24年賬務中修改這筆科目,就導致24年1-12月匯算清繳財務報表跟24年第4季度財務報表的不一樣,可以嗎
3日購入: 借:原材料-A? 5300 貸:銀行存款 5300 7日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3030 (2500%2B50×10.6=3030) 貸:原材料-A 3030 10日購入: 借:原材料-A? 6600 貸:銀行存款 6600 15日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已產品? 7770 (450×10.6%2B250×12=7770) 貸:原材料-A 7770? 16日購入: 借:原材料-A? 9100 貸:銀行存款 9100 19日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300×12%2B400×13=8800) 貸:原材料-A 8800
老師,就是我想問一下就是,分別用后進先出發,最后進價法,加權平均法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的結果,以及這4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我寫的就是先進先出法的計算過程和分錄,你之前問的就是要先進先出法的。這里面后進先出法是不允許使用的,最后進價法教材也沒有介紹,這兩種方法是不用掌握的
是這樣嗎,但是老師要求我們一定要寫出來,所以老師,能寫一下嗎,拜托了
我可以寫沒問題,我要先知道先進先出法你掌握了嗎,其實理解了計算很簡單,先進先出法就是先購入的先領用,后進先出法就是后購入的先使用,這個可以理解嗎
可以理解先進先出,后進先出也略懂,最后進價不懂,移動加權平均和加權平均的話,有兩種產品,不知道怎么寫,也不知道寫的對不對,所以還懇請老師寫一下這4種計算方式的過程,就可以了
后進先出法: 3日購入: 借:原材料-A? 5300 貸:銀行存款 5300 7日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3180? (300×10.6) 貸:原材料-A 3180 10日購入: 借:原材料-A? 6600 貸:銀行存款 6600 15日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已產品? 8190 (150×10.6%2B550×12=8190) 貸:原材料-A 8190 16日購入: 借:原材料-A? 9100 貸:銀行存款 9100 19日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400×13=5200) 貸:原材料-A 5200
更正一下先進先出法中,最后19日領用400,我看成了700,正確應該是? ?19日甲產品領用:?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300×12%2B100×13=4900)? 貸:原材料-A 4900
加權平均法公式: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2500%2B5300%2B6600%2B9100)/(250%2B500%2B550%2B700) =11.75 每次領用的成本都用領用數量乘以11.75就可以了,分錄跟之前一樣
移動加權平均法就比較繁瑣了,計算量較大,但是難度不大 3日購入后的加權平均成本=(2500%2B5300)/(250%2B500)=10.4 7日領用的成本=300×10.4=3120 10日購入后的加權平均成本=(2500%2B5300%2B6600-3120)/(250%2B500-300%2B550)=11.28 15日領用的成本=700×11.28=7896 16日購入后的加權平均成本=(2500%2B5300%2B6600%2B9100-3120-7896)/(250%2B500%2B550%2B700-300-700)=12.84 19日領用的成本=5136 分錄跟前面都是一樣的
謝謝老師,最后一個問題,最后一個,就是圖片的第二小問,根據價格波動趨勢的影響,推測不同計價方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
其實這個可以從上一題的計算中看出,題目中材料的價格是在不斷上漲的,用后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的成本偏高,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成本偏低
可以了,謝謝老師
不客氣,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