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需要開具外出經營證明,然后預繳納稅款處理 2,具體是有施工這方承擔
老師我即將去建筑公司,新成立的,有關增值稅問題請教一下,咨詢別的建筑公司,他們說每個月控制稅負率2-3%左右,來確定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計稅。 老師我之前在房產不了解,建筑行業這塊,咨詢另一個公司,他們說分包方給了發票就入成本,有的時候這個月不用交稅,進項多,就留底,等到那個月收入超過了,就繳納?我原來同事說得每個月均衡著來,我要不稅務局頂上了,查賬不好了。我都不知道聽誰的了,沒有實際賬可以借鑒,老師我們地處山東!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 還有我入成本科目的時候,按照新的會計準則?入什么科目!工程施工是不是老科目了,還有只要取得了進項發票我就直接入成本嗎?還是按照同事說的留著均衡一下成本,每個月需要認證啊?還是按照一定完工百分比來確定成本?還是有了進項發票就入賬認證,然后留底啊?那個不知道聽誰的,寫個公司新的,我也沒有注意了,不太會弄? 老師這方面的實操嗎?我看好幾個實操您給我推薦下!那個際用的到的! 建筑行業控制稅負率嗎? 老師!如果預收了一筆建設單位給的款,用不用預交稅金啊!如果不用怎么入賬,如果用的話,稅務申報我填到什么哪個位置啊? 就是先預付給一部分,我們建筑方如果開票給建設單位?
完工百分比法計算方法 《建造合同》準則規定:“在資產負債表日,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根據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根據合同完工進度確認收入與費用的方法”。在會計實務中,往往按累計實際發生的成本占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完工百分比。 二、建筑施工企業完工百分比法在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1)施工企業工程核算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項目往往歷時長,過程復雜,涉及的經濟往來單位多,再加上工程項目范圍廣,沒有完善的工程核算制度,無法準確計算項目的實際成本和預計總成本。合同總成本難以準確預計,總成本受市場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影響較大,使項目毛利率波動較大。預計總成本的調整隨意性較大且有的不能提供合理的相關資料。 我們是建筑企業,如果按照成本百分比法,我們成本在實際工作中也不好操作呀!我們財務部門也不知道工地實際使用了多少成本,我們的工程大部分是外包的,但是沒有外包合同,都是我們企業統一預交交納各種稅費
老師們,我在一家家族企業工作,2020年7月入職的,這家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屬于工程檢測服務行業,我這半年時間里已經把這公司內部存在的問題都提出來并寫出了財務管理制度,但問題是這個公司現在租的是個人住宅樓,所以財務部與結算部合在一個房間也是為了對賬方便,可財務總監是老板的親侄子,卻是一個非會計專業的人,而且他不止監管財務部結算部,還有其他科室,他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方式主要負責與掛靠我公司的那30幾個人的結算,這么多年公司已經換了3任會計了,問題就是出在這所謂的財務總監上了,他的做法讓各方面的賬很亂,內部人員預支出去的錢無人及時要票,累計現在近600多萬的預支款,好多都聯系不上,既要不來錢也要不了發票,于是他就找外掛人員或者自己內部比較信任又沒有買社保和交個稅的人大量地去稅務局代開發票,公司承擔稅金,讓后把錢轉給這些人再讓他們轉到出納那邊就是所謂的內賬
求救 ,業務情況如下:我公司分包到一工程項目,分包合同1000萬。項目所在地成都A區,稅務局成都B區。根據2017年文件,大成都范圍內的項目不需要開外經證,我們只需要按收入在B區交稅即可。但是總包單位是重慶的,不屬于成都范圍,他們開具了外經證在成都A區,合同價是8000萬元,但是他們要求我們也在A區預交1000萬的稅,預交率2%。問題1.我們的稅管專員不同意我們預交在項目地2.總包單位說她實際只收了7000萬,又1000給我們了,所以這個1000萬預交需要我們承擔。
老師您好,想咨詢三個問題。我們是做規劃設計,沒合同,假如年初到年底,一共收到預收賬款200萬,對方一直不開票說以后再開,我們也為對方服務了,也值他們付的款項,所以12月底想確認不開票收入。1:我們平時開出發票的項目名稱是:專業技術服務,請問這200萬的無票收入需要交印花稅嗎?印花稅到底是按什么確認交不交?2:以前的工資全入了管理費用,其實在收到預收賬款時,人員工資已經是勞務成本了,只是沒確認收入,就記入了管理費用,現在12月確認收入時,如果只把本月工資計入勞務成本,這成本費用就太低了,怎么辦?還有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計入勞務成本嗎?3:公司注冊資本10萬,確認收入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凈利潤假設按100萬計算,第一次提取盈余公積金,按10%計算,10萬,就會遠超(注冊資本的50%)5萬,那怎么提取,是嚴格遵照法定提取10%10萬,還是只按利潤的一半50萬來提取10%5萬?謝謝,麻煩老師了。
老師您好,請問一下a公司和b公司簽的合同,現在讓c幫忙付款,是不是需要簽訂委托付款協議呢
怎樣在網上變更法人、營業范圍
老師,開發票開給個人結果忘了點自然人業務了,這個咋操作,會有影響嗎?
老師,開標的時候甲方不在廠,中標單位服務完了,審計發現兩家單位不符合資格,這種情況屬于誰的責任?
老師,一個表格里涉及很多料號,品名,數量,金額,現在通過料號數據透視匯總,怎么用料號去匹配品名,這個Vlookup是怎么使用的去了?
老師,港雜費是指哪些
會計學堂里有用友財務軟件操作學習嘛
還沒做賬,購買方就把發票紅沖了,還需要做賬嗎?是不是可以視同沒有這筆收入?
老師剛注冊的公司怎么登陸國稅呀?
老師:F企業的法人是自然人A,100%持股,沒有全部實繳,如果后期有債務,是不是要承擔無限責任?自然人A還有一家公司B,如果用B做為F公司的股東,是不是就可以規避無限責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