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里反呢,你后面的分錄才是正確的。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 13%,所得稅稅率為 25%, 2020 年度有關資料如下: (1)本年度銷售商品收入 15 700 萬元,發生銷售退回 200 萬元,出售固定資產凈收益 300 萬元,出售無形資產凈收益 100 萬元。 (2)本年度銷售商品成本 10 550 萬元。 題目較長實無法寫全,具體請看圖片,個人問題如下問題一在答案1中它是用17500-200我可以理解,營業收入就是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因為沒有其他所以為0,產生的退回要沖減收入?問題二答案2是不是錯,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凈敞口套期收益(-凈敞口套期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它上題才說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記入資產處置損益,下面利潤卻沒有計算,這是為什么?問題三答案4是不是也錯了,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答案卻多了好幾個損益類的,還有遞延所得稅費用那個是不是也錯了?
老師,請問這道題的解析給出的顧客兌換使用銷售積分購買商品的分錄是不是寫反了,按后面括號里說的要把遞延收益確認為收入,那應該是貸主營業務收入,而且前期將積分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時候就是貸遞延收益,那實際使用的時候應該是借遞延收益吧,從這兩個角度來都應該是借:遞延收益,貸:主營業務收入吧?
老師 這道題問的是 請寫出甲公司2×19年12月1日購買股票分錄 答案寫了 公允價值的變動和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考試的時候不用寫吧 第4問,問的是2019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變動的問題, 12月31日應該做以下賬務處理吧 借:其他綜合收益60 貸:其他權益工具——公允價值變動60 同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5 貸:其他綜合收益15
甲14年10月發貨給乙,商品售價500,成本400,增值稅56,合同約定由甲負責安裝,且此安裝工作是商品銷售的關鍵組成部分。截止14年年末此安裝工作尚未完成,甲做了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565 貸,主營業務收入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5 借,主營業務成本400 貸,庫存商品400 甲公司應如何進行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收入500 貸,合同負債500 借,發出商品4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成本4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75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5 老師,年報差錯日后調,為什么合同負債500沒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呢,發出商品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老師,2022年12月開的發票貨沒有發完,所以2022年的12月份沒有確認收入,我放在了遞延收益里,但是增值稅收入已經在2022年12月申報了,然后我在2023年做了,借:遞延收益,貸:主營業務收入,做了這個分錄確認了那部分收入,現在做年度匯算清繳時發現不對,然后我把1月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的分錄在3月紅沖掉了,做了這樣的分錄,借:遞延收益,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庫存商品,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這樣做完以后,附加稅還要考慮嗎?還有就是2022年度總體是虧損狀態,這還需要做什么分錄嗎?
去年公司進行法人變更同時股權變更了,現在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司系統需要填寫股權變更嗎
老師好我們單位安裝了一個電子閘門13800元要入固定資產嗎
老師,請問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總表里面,減稅金及附加,這個以哪個數字為準?是不是只要不包括增值稅的其他稅種都是?
老師,請問,股東0元轉讓股份,可以在線上辦理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申報嗎?
不用暫估成本,結轉成本,不夠就加大比例,這句話我怎么不理解
老師人力資源部給大學生一次性生活補助,要交稅嗎?按什么交?
代賬公司登錄電子稅務局時,不用法人和辦稅人員怎么登錄進去的
信用風險顯著增加,但未發生信用減值,計提減值準備嗎?既然未發生信用減值,為什么還要計提減值準備,搞蒙了
我公司全年計提的工資為200萬,實際支付的工資為80萬,原因是我公司資金緊張,拖欠部分工資,這部分公司所得稅匯算時需要調增嗎?
我們是一般納稅人公司,蔬菜是免稅的,銷售蔬菜的分錄怎么辦?有銷項稅嗎?
你是說我發的圖片是對的?
你的圖片錯了,這是寫反呢,你后面自己給的分錄才是對的。
明白了,老師麻煩給負責的人反饋一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我發現咱們的實操習題答案是錯的了
好的好的,謝謝你的反饋,我馬上把這個問題反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