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個沒有的,每個地方都會當地綜合的稅率給您一個征收率的
由于部分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無法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所以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這就是實踐中常見的“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確定征收率(部分地區稱為附征率),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稅收入×征收率 另一種是確定應稅所得率,計算公式是: 我想問的是第一咱的 征收率這個都是在什么范圍有沒有具體的各行業的征收率可以供參考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應稅所得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經營所得5級累進稅率
請問我是個體工商戶月核定額為2550元,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征收率為0.05,但是在第一季度開票收入為846095.02元,我應該怎么詳細地計算第一季度所要繳納的經營所得稅額
假定有甲、乙兩個納稅人,2021年8月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10000元和10001元。若按照稅法規定,所得額在10000以下,稅率為10%;所得額在10001~20000元,稅率為20%。(1)請分別按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田乙兩人當月應交的個人所得稅。(2)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綜合所得采取的是何種稅率?為了進一步提高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2018年10月,我國又一次進行了個稅改革,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此種減除費用的方式屬于何種稅率減免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哪種稅收減免方式?二者有何聯系與區別?
老師,針對課堂的內容,咨詢幾個問題: ①為什么說征稅對象是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比如增值稅,是對流轉中的增值額進行征稅,怎么體現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所得稅是對所得額進行征稅,又怎么體現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 ②稅率是指應征稅額與計稅金額(或數量)之間的比例。 a.這里的應征稅額和我們常說的應納稅額有什么區別 b.應征稅額、應納稅額和實際繳納的稅額有什么不同 c。計稅金額是一個什么概念,放在企業所得稅這一稅種上比較,計稅金額是不是就是企業所得稅中的”應納稅所得額"? ③ a.計稅依據和稅基是一個概念嗎? b.計稅依據就是計稅金額嗎 c.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就是應納稅所得額嗎 ④從量計征的稅,是不是都和定額稅率搭配使用 謝謝
個體工商戶,租的店鋪賣茶葉(可以直接泡水喝的茶葉,不是毛茶,不需再加工),批發或零售。 以下資料及計算是否正確? 5、核定征收有:①既核定經營額又核定所得額(即定期定額)、②不核定經營額但核定所得額(即按實際經營額和所得率征收)。 5.1、既核定經營額又核定所得額(即定期定額):應納個稅=(月核定經營額10萬*核定所得率30%*12個月-5000元*12個月)*經營所得稅率20%-1.05萬=4.95萬元。 5.2、不核定經營額但核定所得額:1-12月累計收入100萬元,按核定所得率10%計算應納稅所得額=100萬*30%=30萬,應納個稅=30萬*經營所得稅率20%-速算扣除數1.05萬=4.95萬。這里不能再減“扣除費用每月5000.00元”是嗎?
請問稅務局打電話來說 24年7月9號有車輛的發票4800元沒有交車輛購置稅,要在電子稅務局補交?是在哪里補交呢??
退個稅志500多,之前也沒預交個稅
老師 我做了一次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還要做一筆什么分錄呢 有個未分配利潤那個分錄還要做嗎 怎么做
A405808資產折舊、攤銷情況機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每個表格
老師,麻煩幫我看一下,紅色的是我們會計報的一季度資產負債表,黑色數字是我自己做的,你幫我看看她這個為什么要這么做?
房開公司以前年度繳納的預收賬款的印花稅沒有計提稅金及附加,直接計入應交稅費_印花稅,但以前年度匯算時直接在A105010視同銷售和房地產特定業務納稅調整表中第25行實際發生的稅金及附加中已扣除,今年也沒有交房我把以前年度繳納的印花稅一下子計提轉入稅金及附加了,那在今年匯算清繳時,這部分以前年度繳納的轉入稅金及附加的印花稅金額在匯算清繳表中什么地方進行調增呢?
老師,應付賬款借方一直掛賬,發現之前年度供應商開的紙質發票,但是公司沒有收到,現在應該怎么辦
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這四個科目期末余額有什么勾稽關系嗎
股東之前有A、B、C,三家公司,因為暫時沒運營,也沒注銷,請代理公司做賬的,目前經營著D公司,然后由D公司支付了A、B、C三家公司的代理費了,并且代賬公司開了服務費的發票到D公司,現在這些費用支出,記錄到D公司,怎么合理一點呢?
人力資源管理公司,代繳社保及公積金,能開有稅率的發票嗎?
微信掃碼加老師開通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