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其中,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如果當期沒有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上述公式中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以及后面公式中的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就不用計算。 2.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其中,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3.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0。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根據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確定。 根據這幾個公式看下
老師,我想問下為什么我的增值稅申報上免抵退退稅額和匯總表的不一樣?是什么原因
老師好,我想問問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中應抵扣稅額合計怎么填,為什么要減去免抵退應退稅額這一欄
老師,我報出口免抵退,稅局審批的應退稅額和我在離線版申報的應退稅額不一致,我應該怎么去更改免抵退稅匯總表?
進出口生產企業,增值稅申報附表一中的免抵退稅貨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未開具發票銷售額和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免抵退出口銷售額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的5月應退稅額為什么都是6月才反應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15行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
老師 ,能不能簡單點?就是那樣數據是否正常,因為自檢的時候也沒有說明呀
數據是正常的,按照實際退稅的金額填寫36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