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取得發票的費用需要入賬嗎
需要。
再往大一點說,可以延伸到“沒有發票的費用能不能入賬”的問題,要說清楚,可能得從會計核算和稅法規定兩個維度來看。
從會計核算角度,只要是企業真實發生的業務,按照實際記賬,以跟這個業務相關的一些憑據作為憑證附件即可。
常見的如用公司產品給員工發福利,有員工簽訂的領用明細單,以及產品出庫單,就可以記賬。再比如,員工的費用報銷,發票丟了或者沒取得發票,按照公司的規定,有相關領導簽字確定,財務也可以報銷記賬。
從稅法角度,沒有發票的費用支出,主要會涉及增值稅和所得稅稅前扣除兩種情形。
1、關于增值稅,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 ,毫無疑問,肯定是不能做進項稅抵扣的(當然,如果是專票丟了,也可以找銷售方的記賬聯復印了作為附件,還是可以抵扣的)。
2、所得稅能否稅前扣除,則重點可以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 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有非常詳細的說明。
其中規定:第八條 稅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
內部憑證是指企業自制用于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內部憑證的填制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
外部憑證是指企業發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于證明其支出發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于發票(包括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財政票據、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
符合稅前扣除條件,就可以進行稅前扣除,否則,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要做納稅調整。
所以,沒有發票的費用支出,在實際做賬時,要從會計核算和稅法兩個角度考慮,如果是發票丟失或者對方沒開票,優先跟對方聯系,補開或重開發票。如果是不能取得發票的業務 ,則要找出所得稅規定的允許稅前抵扣的憑證。
否則,費用發生了,但稅前不允許抵扣,還要交所得稅。
公司費用沒有發票的正確處理方式
公司的費用如果沒有取得正式發票,有兩種處理方式:
1、把沒有正式發票的金額記入“其他應收款”,待有了其他發票沖抵即可。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如果經過相關管理人員簽字,也可記入相應的費用,但這部份費用屬白條支出,稅務是不認可的。年末,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這部份支出應做納稅調整增加。
借: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3、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條: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4、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第六條關于以前年度發生應扣未扣支出的稅務處理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5、按照上述規定,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如有關發票在匯算清繳期結束之前取得,企業正常進行下一年年匯算清繳即可;如有關發票在匯算清繳期結束時仍未取得,則有關支出下一年年度不得稅前扣除,待實際取得后,按規定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
希望本文介紹的無法取得發票的費用需要入賬嗎內容如上,不要遇到沒有發票就不入賬,而是要按照正確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不然都不入賬,到時候公司的賬務就不平衡了,會計也無法解釋為什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