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本發票怎么做賬
一、無進項發票可以理解為原材料或商品已經入庫了,但發票又未到,可以先根據倉庫的入庫來先以暫估價入賬的,等收到發票后沖紅暫估入賬;再來按發票上正確的價格來入賬即可.
1、先以暫估價入賬,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商品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XXX供應商
2、收到發票后沖暫估入賬,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應付暫估---XXX供應商(紅字)
3、再按發票上正確的價格入賬,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商品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XXX供應商
二、有銷售發票就表示,該原材料或商品已經銷售掉了,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應收貨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商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存貨沒有發票怎么做賬?
購買存貨如果一直沒有取得發票,企業需要暫估入賬.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于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對于上月暫估入庫并已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從理論上應當進行調整,但是,由于企業購銷活動的經常性和大量性,從會計的重要性原則出發,出于簡化會計核算的考慮,對于暫估成本的發出成本,不予單獨進行調整,而是隨庫存商品今后的收發業務自行消化.這也就是企業會計制度強調的暫估入庫成本時應當合理估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計算當月發出庫存商品成本時,應當仍然按照規定的方法正常計算確定發出成本.由于月初紅字沖回入庫,并且取得發票正式入帳,兩者相抵,余額為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所以,該差額實際上應當由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的庫存商品承擔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類商品即無月初結存,又無購銷業務發生的,或者企業是使用個別計價法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的,或者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巨大的話,則該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包括及其連帶影響的其他存貨成本),應當調整并轉入銷售成本.編制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等
貸:庫存商品 等
如果暫估成本大于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分錄.
沒有成本發票怎么做賬?相信閱讀完上文大家應該有了很深的了解,如果你還有其他會計財務方面的疑問,可以點擊小窗口多多跟我們官網專業的老師互動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