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員工企業要交殘保金嗎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也要交殘保金的,只要上年有交社保人員發生的工資,就交殘保金。一般是按照上年交社保人員全年工資的1.6%交納殘保金的。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所以,既然屬于雇員范疇,當然要交殘保金了。
沒有在職員工需要繳納殘保金嗎?
沒有在職員工不需要繳納殘保金新成立公司還沒營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工會經費要交嗎?新成立公司還沒營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工會經費都要交。
年度內新成立的單位(不包括分離、合并、聯合而組成的單位),從批準(或核準登記)成立的下一個月開始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當年新成立的企業需要到殘疾人聯合會進行認定年審并繳費。
何謂殘保金?殘保金的用途有哪些?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簡稱殘保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根據地方有關法規的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交納用于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
用人單位應按規定時限向保障金征收機關申報繳納保障金。在申報時,應提供本單位在職職工人數、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等信息,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殘保金的用途
《殘疾人保障法》明確,殘保金納入財政預算,專項用于殘疾人職業培訓以及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另外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提出了"保障金"專項用于下列開支:
(一)殘疾人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和職業康復支出。
(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提供殘疾人就業服務和組織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含展能活動)支出。補貼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所需設施社保購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務費用、補貼輔助性就業機構建設和運行費用。
(三)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經營場所租賃、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補貼和小額貸款貼息、各種形式就業殘疾人的社會保險繳費補貼和用人單位崗位補貼。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養殖、手工業及其他形式生產勞動。
(四)獎勵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以及為安排殘疾人就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
(五)對從事公益性崗位就業、輔助性就業、靈活就業,收入達不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的救濟補貼。
無員工企業要交殘保金嗎?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也要交殘保金的,只要上年有交社保人員發生的工資,就交殘保金。一般是按照上年交社保人員全年工資的1.6%交納殘保金的。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也需要繳納殘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