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整庫存商品和結轉成本 假設 6 月份入庫金額為 1000 元。 6 月份錯誤分錄: 借:庫存商品 1000 貸:應付賬款等(暫估科目,假設當時未明確具體應付款項) 1000 結轉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 貸:庫存商品 1000 7 月份收到發票,假設發票金額也是 1000 元,增值稅稅率為 13%,稅額 130 元。 沖銷 6 月份錯誤分錄: 借:庫存商品 -1000 貸:應付賬款等(暫估科目) -1000 按照發票正確入賬: 借:庫存商品 1000 應交稅費 —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 貸:應付賬款等(明確的供應商科目) 1130 調整已結轉的成本無需單獨做分錄,因為成本金額未發生變化,如果成本有差異,需按照差異金額進行調整,假設無差異。 如果 7 月份收到發票金額與 6 月份暫估金額不同,或者成本計算有差異,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調整成本的分錄為: 如果發票金額大于暫估金額,且成本應增加: 借:主營業務成本(差異金額) 貸:庫存商品(差異金額) 如果發票金額小于暫估金額,且成本應減少: 借:庫存商品(差異金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差異金額)
老師們,小規模6月份銷售了一張發票金額3000.00元。所銷售的銷售商品估價入庫2000.00元,11月才到采購發票1120.00元。 6月分錄: 估價入庫 借:庫存商品 2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 2000 借:應收賬款——某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增值稅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0 貸:庫存商品 2000 11月份拿到票后分錄 借:庫存商品 -2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 -2000 按票入庫 借:借:庫存商品 1120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賬 1120 現在還差880.00元怎么做后面的分錄?
老師,21年12月我暫估做了一筆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付賬款-暫估費用。 暫估的是還未收到的發票,就是應該結轉的庫存商品,但是12月我沒有做結轉的庫存,直接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現在我該怎么做?
老師,我們公司購進了貨物,貨到了,發票一直沒開過來,那中間我們也銷售了,開了發票了,的確認收入吧!那我怎么結轉成本呢!因為沒有庫存商品,要是要暫估入庫,分錄借:庫存商品,貸:應付賬款-暫估款嗎?那我次月收到發票,怎么沖暫估呢!做相反分錄嗎,還是做一樣的分錄是紅字負數呢!我們是小規模納稅人,是商貿公司,庫存商品種類多。如果收到貨,收不到發票,具體怎么做賬呢!還有怎么結轉成本!
老師,請問下我1月份給對方付的人工費用和材料費,但一月份沒有收到發票,我當時直接入費用了,材料入庫了,不入的話一月份結轉成本又不夠,現在發票來了是2月份的,發票應該附到1月憑證還是怎么處理?
老師,請問6月份采購入庫的發票7月份才收到,但當時沒有做預庫存,直接做了庫存商品,還結轉成本了,現在應該怎么處理呢,麻煩幫寫一下具體分錄
企業所得稅匯繳時從業人數有小數點怎么算
老師,請問公司在廣交會賣給國外客人的幾把雨傘,客人要開發票,這種只需要開形式發票吧?我們賬務上按內銷處理對嗎?
老師你好,我是鋼結構制造,我需要核算成本,是根據入庫數據統計還是根據付款數據核算。我們是進多少用多少
老師,我這個貸方帶出憑證不對,該是應付賬款呢,是怎么設置下還是?
老板出差請人吃飯幾千,算差旅費還是業務招待費?
老師您好,去年2024計提員工獎金的時候,做錯分錄了,借管理費用-職工薪酬,寫錯成:管理費用-福利費,我在2025年更正了,那我做匯算清繳的時候可以按管理費用-職工薪酬填表嗎?
老師,我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沒有采購合同的情況下,印花稅時稅務局是按不含稅成本價作計稅依據嗎?銷售沒有合同的話,是按實際結算金額的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作計稅依據,謝謝
老師這個行業的增值稅稅負率是多少呀
老師你好,我公司24年1月份購買一輛營運二手車,因為老板一直說沒發票未入賬,,現在應該怎么操作。賬務怎么處理
請問老師為什么有的企業利潤表是本年累計和本期兩列,有的是本年累計和本月兩列呢?不是統一的嗎?
是小規模納稅人
但是銷售發票是六月開的,六月結轉的成本,然后其中有一項發票七月才到,但之前六月的時候已經把成本結轉了,也沒做暫估,但七月收到了發票應該怎么做?
對于小規模納稅人,由于不涉及進項稅額,處理方式如下: 一、調整庫存商品和結轉成本 假設 6 月份入庫金額為 1000 元。 6 月份錯誤分錄: 借:庫存商品 1000 貸:應付賬款等(暫估科目,假設當時未明確具體應付款項) 1000 結轉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 貸:庫存商品 1000 7 月份收到發票,假設發票金額也是 1000 元。 沖銷 6 月份錯誤分錄: 借:庫存商品 -1000 貸:應付賬款等(暫估科目) -1000 按照發票正確入賬: 借:庫存商品 1000 貸:應付賬款等(明確的供應商科目) 1000 由于成本金額未發生變化,無需單獨調整已結轉的成本。如果 7 月份收到發票金額與 6 月份暫估金額不同,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成本的分錄: 如果發票金額大于暫估金額,且成本應增加: 借:主營業務成本(差異金額) 貸:庫存商品(差異金額) 如果發票金額小于暫估金額,且成本應減少: 借:庫存商品(差異金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差異金額)
好的 謝謝老師
同學你好 滿意請給五星好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