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24年針對個體工商戶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這一政策旨在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措施。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有關稅費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2號),個體工商戶在現行其他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可以疊加享受新的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這項政策的實施時間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適用范圍包括所有個體工商戶,無論其采用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方式。 具體的減免稅額計算公式為:減免稅額=(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部分的應納稅額-其他政策減免稅額×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部分÷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50%。這種計算方法已經內嵌到電子稅務局信息系統中,稅務機關會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和報告表預填服務,從而確保符合條件的納稅人能夠準確、如實填報數據并自動計算出減免稅金額。 個體工商戶在享受該政策時無需進行備案,只需在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和減免稅事項報告表的相關欄次即可。對于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的個體工商戶,稅務機關將自動為其提供預填服務。實行簡易申報的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稅務機關按照減免后的應納稅額自動進行稅款劃繳。 如果個體工商戶在2023年1月1日至相關公告發布前已經繳納了當年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也可以自動抵減以后月份的稅款,當年抵減不完的可在匯算清繳時辦理退稅;也可直接申請退還應減免的稅款。 綜上所述,2024年個體工商戶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涉及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的部分進行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旨在通過減輕稅負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
下列有關注冊會計師保持職業懷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II-A.保持職業懷疑有助于降低被審計單位的檢查風險﹣III-B.保持職業懷疑是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的核心﹣III-C.保持職業懷疑有助于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D.保持職業懷疑的前提條件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不誠信
老師,含稅價能直接確認收入嗎
請問老師,在計算公司人均產量成本的時候除了把個人需要繳納的社保還有公司繳納的社保一起加起來,在計算員工工資時需要把罰款減下來嗎?
注冊資金100萬,股權分配是A:35%,B:25%,C:20%,D:20%,然后D退股了,當初投資了20萬的實繳了,那現在退20%那個股東退出,退18萬。那我這個股權比例變化了嗎?是不是要把股權比例變更和注冊資金變更?要怎樣處理?
老師好,問下員工4月3日離職,然后4月發放3月工資時,把4月3天的也一起加進去了,那申報4月所屬期時候就不用申報這人了,那離職日期寫哪天
打款到公司公戶的是一個公司,合同又是另外一個公司,付款的時候備注代某某公司付貨款這樣可以嗎?????
老師,飛機票是按(票價+燃油附加費)/1.09*0.09算的是嗎?不用行程單上的民航發展基金50
老師,我們做中介公司,幫一家公司做融資,然后這家公司給我們200萬中介費,這比算是居間費嗎?我們怎么才能合理拿出來自己手上?
郭老師,工程服務有銷售五金制品營業范圍,他平時開工程服務9個點,現在有銷售開13個點嗎,有9個點也有13個點,增值稅會自動取數嗎,還是需要13和9的分開填
老師,您好,企業第一至第三季度的財務報表與申報的財務報表數據不一致(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都不一致),但是在第四季度的時候三張報表賬上和申報數據對上了,請問年報申報年度財務報表按第四季度的申報?然后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的數據可以根據賬務上的科目余額累計數填列嗎?
上面具體減免稅額計算公式里的-其他政策減免稅額×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部分÷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這部分是什么?
你好**具體減免稅額計算公式里的“其他政策減免稅額×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部分÷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指的是根據其他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計算出的減免稅額,按照經營所得中不超過200萬元部分所占的比例,調整減免稅額的額度**。 假設一個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200萬元,根據其他相關政策,他們可以享受一定的減免稅額。為了計算這部分減免稅額對整體稅收優惠的影響,需要將已經享有的其他減免稅額按照200萬元以下部分所占的比例進行調整。這是因為新的優惠政策僅適用于200萬元以下的應納稅所得額。通過這種方式,確保了稅收減免在合理范圍內實施,既體現了政策的公平性,又能有效減輕納稅人負擔。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納稅人根據其他政策可以享受5000元的減免稅額,那么這5000元的減免稅額需要按照200萬元以下部分在總經營所得中的比例來進行調整。如果200萬元以下部分占總經營所得的全部,則可以全額享受5000元的減免;如果200萬元以下部分只占總經營所得的一部分,則這5000元需要按比例減少。 這種計算方法的實質是在多個稅收優惠政策同時適用時,確保各政策能夠協調一致地實施,使納稅人得到的減免稅額既能最大化,也不失合理性。通過電子稅務局信息系統的內嵌計算規則和預填服務,稅務機關確保了納稅人能夠準確、如實填報經營情況數據,并自動計算出減免稅金額,簡化了申報流程,提高了納稅效率。 總的來說,“其他政策減免稅額×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00萬元部分÷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式,是結合不同稅收優惠政策,合理調整減免稅額的一種方法。它不僅確保了稅收優惠政策的精準實施,而且也優化了稅收管理過程,減輕了納稅人的申報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