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您在企業上班的個稅是按照綜合所得扣除的6萬,在個體戶是根據經營所得交稅,不按照6萬扣的。
老師們好,我們是去年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小規模。匯算清繳的利潤總額是4萬,沒有調增和調減。也沒有不許扣除的項目。但是發現業主在其他單位有綜合所得2萬,那匯算清繳填表的那個個人費用可以扣除還能填6萬嗎?另外業主是自己交的養老和醫保,沒有以個體戶名字去辦理社保,專項扣除可以扣除自己繳納的養老和醫保嗎?
老師你好,我在一間公司上班有取得每月工資收入4500元,一年5.4萬,也沒有交個稅,但是我自己名下開了一間個體戶是負責人,想問我個體收入一年是52萬收入,成本費用48萬,利潤是4萬,申報生產所得的時候減6萬不用交稅,個體戶收入和我工資收入會合并一齊算的嗎?
老師您好,同事辦了個個體戶資質,每月由會計公司報經營報表,好像是已經扣過了6萬的減免稅額,本人也在工資上班,全年收入5.4萬,我也在個稅平臺申報工資,今天她下載所得稅APP個人匯算清繳,系統提示她已經減除6萬,不能再減,所以5.4萬工資需要交稅,大概是2900多,想問下,政策不是綜合所得不超12萬,就不用匯算清繳嗎?為啥她這個需要補繳2900呢?
您好老師,我是個體戶,去年核定改查賬征收了,我開票收入是50萬,稅務局說我申報的不對,發個一個表讓我修改,里面有個是經營所得55萬,和增值稅50萬,我不知道這里面哪里出問題,這個個體戶負責人在別家單位有月工資5000,所以這個個體戶申報成本的時候也是50萬,問題來了,經營所得55,和增值稅50填表后,需要繳納的稅款是800元左右,我想知道經營所得是什么?還有怎么能不繳納稅款,求解
你好,我原本辦了:個體工商戶(有店名,有對公帳戶,經營范圍是廣告制作類),今年我一季度開普票27萬(按照國家政策一季不超30萬是免稅)、我家里種的柑橘賣給農業公司,當時農業公司和我個人名(鄧麗)簽 了購銷合同9.6萬,我提供了身份證,錢付到了我個人私人帳戶上了。而后農業公司自己給自己開具了收購票9.6萬(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現在稅務系統監控出我一季度營收超30萬,需要補繳納27萬這部份的稅收。我想了解,——我是有個體工商戶,且是有營業執照注冊名(匠人制藝),經營范圍是廣告類,且有對公帳戶。那么這種以我個人名簽的合同,我個人私戶收的錢,且對方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已開的“收購票”的這種情況,稅務部門把這“收購票”算在我個體工商戶的營業收入上,這合理嗎?
老師一直不大理解,內含收益率就是凈現值=0時點的貼現率,麻煩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吧,謝謝
請問,全國會計人員統一管理平臺的會計信息采集中的會計工作證明是要什么資料
車間專項技改的怎么入賬,是先記在建工程,后轉為固定資產嗎
老師,我們申報了這個人的當月工資(月底來的),未申報社保,這樣可以嗎
老師,對方開13個點的專票收取的確實9個點的稅,是怎么算呢?
一般納稅人購入了汽車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時候購置稅也要算到里面嗎
您好老師,我想問下,我們是出口退稅企業,供應商沒給我們開出發票我們已經付款了,但是已經報關了,我這邊能這月走賬嗎?
題目:投房成本模式下的改擴建,完成后繼續對外出租。改擴建發生504萬,其中符合資本化的304萬。問:另外的200萬費用化寫分錄的時候難道不是借:管理費用,貸:銀行存款嗎?答案把這200萬是借:其他業務成本,貸:銀行存款。為什么是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麻煩圖片這個老師說下謝謝
老師,我有個體工商戶還未開通稅務賬戶,目前只有工商營業執照,綁定了抖音的網店,今年需要給平臺開服務費發票,需要開通稅務賬戶,以后按月報稅,這個公司開通稅務以后主要用于每年給平臺開服務費發票,怎么核定最劃算呢
2.你的個體戶如果是查賬征收,肯定成本的發票越多,繳稅就越少。
1個體戶生計費是0是不是 2麻煩倒退出來成本是多少,經營所得是0
1 是的 2.如果是享受1%減征的,按照110/1.01=108.91萬元算(包括了材料、人工、費用),經營所得為0
您好老師,110萬是不含稅收入呢?我需要有多少成本,求解
同學你好,如果是不含稅,如果不想交稅,成本票要超過110萬,但是根據實際情況一般達不到的,建議還是參考一下該行業的稅負率。
稅負率,這個東西天天聽說,方便告知零售煙酒和辦公用品業分別是多少?求解,個體戶和小規模納稅人
大方向稅前利潤不低于1%。老師建議你先自己按照自己目前實際經營情況預計一下,利潤高了,再去找點成本票大概的走一點。
110萬稅額是1.1萬啊?就是不能低于這個數嗎?如果是開具45萬是不是就不用繳納稅款了?老師
同學你好,只是個平均數,不是必須不能低于這個數,作為個體戶和小規模只要有交稅就可以了,這么過低稅務會提醒你。
季度高于30萬有1%的增值稅
您好老師,我控制季不過30的情況下,個體戶稅費大概多少,大概就是,您提供參考數,求解,零售業
你好,我覺得你可以先按照實際經營情況去算一個季度的經營所得看看,在根據您自己定的利潤目標去靠。然后推出稅費, 如果你讓老師估計,老師認為每家企業情況不同,你先拿1-1.5%之間去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