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8月12日,北方公司持銀行匯票600000元購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480000元、增值稅62400元,對方代墊包裝費和運輸費8400元(增值稅普通發票)。 借 材料采購480000+8400 借 銀行存款49200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2400 貸 其他貨幣資金600000 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0千克,經查明為途中定額自然損耗,按實際數量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2)8月20日,生產A產品領用原材料5000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500千克。(3)8月31日,原材料可變現凈值310000元。
某企業1月1日原材料期初余額4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為借方余額8000,單位計劃成本為10元,1月5日購進商品1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為10000元,增值稅1300元,另付運雜費500元,材料已入庫1月12日生產產品領用500千克,車間管理領用100千克,廠部領用200千克,1月20日購進材料5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48900元,增值稅6357元,材料已驗收入庫。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發出存貨成本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核算
北方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3%,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2019年8月1日,原材料結存2000千克,計劃成本為50元/千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余額1000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北方公司8月份發生如下業務: (1)8月12日,北方公司持銀行匯票600000元購入原材料10000千克 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480000元增值稅62400元,對方代墊包裝費和運輸費8400元(增值稅普通發票)。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0千克,經查明為途中定額自然損耗,按實際數量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2)8月20日,生產A產品領用原材料5000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500千克。 (3)8月31日,原材料可變現凈值310000元。要求:寫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1.某工業企業屬于一般納稅企業,材料日常核算采用計劃成本法,計劃單位成本為10元/千克。7月31日“原材料”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為7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為707元。8月份發生下列業務:(1)8月1日,沖回7月31日按暫估價4800元入賬的A材料480千克。(2)8月6日,收到有關A材料的結算清單。清單上注明材料500千克,價款4750元,應交增值稅617.50元,運雜費325元。材料短缺20千克,經查屬正常損耗。所有款項以支票結算。(3)8月28日,購入材料3000千克,價款27000元,應交增值稅3510元,承擔運雜費1932元,款項均以支票結算,材料已驗收入庫。(4)本月共發出材料5100千克,其中生產產品領用4800千克,生產車間管理部門領用100千克,企業管理部門領用200千克。要求:(1)計算8月份材料成本差異率。(2)結轉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3)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北方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3%,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2019年8月1日,原材料結存2000千克,計劃成本為50元/千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余額1000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北方公司8月份發生如下業務:(1)8月12日,北方公司持銀行匯票600000元購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480000元、增值稅62400元,對方代墊包裝費和運輸費8400元(增值稅普通發票)。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0千克,經查明為途中定額自然損耗,按實際數量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2)8月20日,生產A產品領用原材料5000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500千克。(3)8月31日,原材料可變現凈值310000元。要求:寫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寫在作業本上,并且拍照上傳。作答
北方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3%,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2019年8月1日,原材料結存2000千克,計劃成本為50元/千克,"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借方余額1000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北方公司8月份發生如下業務:(1)8月12日,北方公司持銀行匯票600000元購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貨款480000元、增值稅62400元,對方代墊包裝費和運輸費8400元(增值稅普通發票)。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50千克,經查明為途中定額自然損耗,按實際數量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2)8月20日,生產A產品領用原材料5000千克,車間管理部門領用500千克。(3)8月31日,原材料可變現凈值310000元。要求:寫出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借 原材料(10000-50)*50=497500 貸 材料采購488400 貸 材料成本差異9100
材料成本差異率=(1000-9100)/(10000+497500)=-1.3% 借 生產成本250000 借 制造費用25000 貸 原材料275000
借 材料成本差異3575 貸 生產成本3250 貸 制造費用325
2000*50+497500-275000=322500 322500-310000=12500 借 資產減值損失12500 貸 存貨跌價準備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