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購買60%股份按照正常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處理,支付對價大于按照持股比例所享有的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金額,即按照支付的對價入賬。
老師您好,我現在看到資產減值這一張了,然后這塊兒有個案例引入,我不太明白,就這ABC高科技企業,它有三個資產組,分別是ABC,然后完事兒,他還有兩個總部資產,一個辦公大樓,還有一個研發中心,在一九年末,這個嗯,三個資產組加上兩個總部資產是賬面價值,一共是一萬三千一千三百萬元。但是在一九年末這個ABC3個資產組,加上兩個總部資產,它的那個回收金額是1440萬元,對比來說并就整個這個企業,他并沒有發生減值,那為什么要進行下面的簡直側減值測算呢?
底稿中對母公司的長投做調整分錄是不是下面這樣的? 1. 對初始確認的長投進行調整: 借 長投 貸 投資收益(如果是權益法長投作為對價,公允和賬面價值差額) 貸 營業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2. 對長投后續計量的調整,之,分紅 借 投資收益(子公司分紅*持股比例) 貸 長投 3.對長投后續計量的調整,之,凈利潤等(假設都是利得) 借 長投 貸 投資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價值調整后的凈利潤*持股比例) 貸 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價值調整后的其綜*持股比例) 貸 資本公積(子公司按照公允價值調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持股比例) 然后,把調整后的長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消: 借 實收資本 借 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調整后的) 借 其綜(公允價值調整后的) 借 盈余公積 借 未分配利潤(公允價值調整后的) 貸 長投(個別報表長投+進行前面那些分錄調整后的) 借 商譽 (或者 貸 營業外收入) 貸 少數股東權益(差額) 老師,我上面的分析對嗎?
1.丙公司為甲、乙公司的母公司。20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7000萬元取得乙公司60%有表決權的股份,另以銀行存款100萬元支付了與合并直接相關的中介費用,當日辦妥相關股權轉劃手續后,取得了乙公司的控制權;乙公司在丙公司合并報表中的凈資產賬面價值90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在合并日的初始投資成本為()萬元。 A 7100 B 7000 C 5400 D 5500 老師:這個題目我理解的初始是我花了多少錢,花了7000萬元,而入賬價值才是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份額5400。是不是這樣理解,只有在權益 法下才存在什么初始投資成本和入賬價值的概念,而在成本法下,又是同控就沒有初始和入賬一說,都是按賬面份額?那要不是同控呢,也就只有含稅的付出代價作為初始投資或入賬價值??
老師,1.第一張圖片中,權益法調整時標注綠色的“剩余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指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也就是在沒有計提減值的情況下,應該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嗎?2.第二張圖片,個別報表權益法調整,第一步投資時點的調整,因為剩余長期股權投資成本600*40%=240,投資時點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調整,是嗎?3.合并報表處理,規定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與剩余股權的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始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那么第二張圖下面計算時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張圖,合并報表的后面兩個分錄如何理解呢?
老師,麻煩幫我看一下這個案例啊,嗯,就是說個別報表我算的是沒錯的,然后我的疑問點就是在合并報表當中,嗯,為什么只調這個40%的少數股東權益?就是差額800萬進調整資本公積,而這個以發行1800萬股票作為對價,發行價四元一股的,它是不是調整資本公積呢?1800*4-8000*60%=7200-4800=2400 ?這部分不用調整嗎
想問一下,我們24年的審計報告跟我們自己申報的季報形成年報有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照哪個進行匯算清繳比較合適啊,
請問老師船公司給我們公司開的發票*經紀代理服務*代理滯箱費,開的免稅的。 不知道這樣開可以不。 我們公司是貨代公司,我們往外開免稅的都是開,*經紀代理服務*國際代理服務費。請問老師我們收到這個發票還能計入成本不
您好老師我想要一個維修地面的合同麻煩老師給我發一下好嗎謝謝
匯算清繳需要填寫資產負債表是12月份的期末余額嗎
想問下老師內貿貨物銷售,增值稅一般稅負是多少
2024年注銷的公司今年還用報送2024年的工商年報嗎
老師好,旅游公司開票的備注欄, 備注的扣除額是什么意思?謝謝!
請問2025.03.25公司固定資產房產辦理產權證在政務大廳交了契稅、自己還需要在電子稅務局報什么稅嗎?稅率是多少?現在申報是不是逾期了?滯納金是多少?
如果公司新股東以三十萬買股權,實收資本老股東投資20萬,那么變更完成后,要把這20萬實收資本改成新股東對嗎
老師,我的庫存擺了幾百萬在上面,但實際上是沒有庫存的,我怎么才能把他合理抹掉呢
購買60%和購買40%不構成一攬子交易,購買40%股份時甲公司已經可以控制乙公司了(持有60%股份),這個時候就視為從少數股東那里購買股份,支付對價大于所享份額部分調整資本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