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這個填寫不了準確 的 數
老師,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能編制現金流量表嗎?
現金流量表怎么填呢 是看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嗎?
你好老師 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根據資產負債表建的賬套,錄完期初數,只有資產負債表有數,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沒數,怎么辦?
老師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怎么填寫現金流量表呢
老師,只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怎么出現金流量表啊?
但是我咨詢說查賬征收需要開票。不開票就會被認為挪用。
老師,從公賬轉到老板私人卡20萬,因為是查賬征收,所以需要合同還有開票嗎?對這筆錢的用途有要求嗎?他可能是用來游戲充值之類的,與公司經營無關。但是過段時間會還回來,具體還款時間不確定
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小企業會計準則下做的賬以前年度發的費用不需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嗎,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科目嗎
老板來了這個紅單,叫我付款,這個這報銷單還是這付款單,憑證做一筆還是些兩筆呢
請問老師,公賬的錢轉20萬老板私人卡,過段時間再還回來,是查賬征收,需要合同還有開票嗎?這筆錢消費的話有要求的范圍嗎
老師,我們公司是供應鏈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是配送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是配送成本。報給老板的內賬的收入,為什么是含稅的?就是,老板如果想知道公司的營業利潤和凈利潤,比如凈利潤的話,我這邊是從內賬取數含稅的配送收入減去配送成本再減去期間費用再減去稅金及附加,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得出來凈利潤的數據,報給老板?
老師,情況是這樣的,去年有一個員工離職了,以前的公司還在跟他申報個稅,現在入職的公司也在申報個稅,導致工資超了,要交個稅,一般這種情況要怎么處理呀?
25年剛升級為查賬征收的個體戶,如果只申報了一季度的工資薪金,沒有開房租水電發票,注銷時要補齊嗎?
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小企業會計準則下做的賬以前年度發的費用不需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嗎,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科目嗎
查賬征收的個體戶,注銷時會被查賬嗎?
我知道老師,就是作為審計,大體填寫的話
那就可以按照對應的公式取數,但是不準確。
老師對應公式能提供下嗎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公式: 一、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3%)%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為 (1)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2)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3%)%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 二、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5、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6、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7、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8、借款收到的現金=(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9、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10、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11、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12、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1)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2)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3)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3、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14、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15、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16、無形資產攤銷=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17、長期待攤費用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1)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2)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1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1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20、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21、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2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2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2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