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這樣調整是考慮經濟法規定企業需要根據凈利潤計提盈余公積,所以才說是調整留存收益。
老師說了這么一句用投資性房地產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作為例子,以前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話,差額好像進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這樣當期利潤就會增大,企業就會利用這個漏洞將自用或存貨的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為了堵住這個漏洞,所以有了其他綜合收益這個科目,我想問的是宗其他綜合收益這個科目不也是利潤表中的嗎?用這個科目就不虛增利潤了嗎
不悔老師麻煩回答下,我問題編輯了下,之前可能有點混亂 18年1月,固定資產(16年1月購入,使用壽命20年)賬面價值為: 固定資產 100 累計折舊 10 18年1月 轉換為 成本模式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為120 借 投房 100 貸 投房累折 10 借 累折 10 貸 固定資產 100 18年投房折舊(假設使用壽命為20年) 借 其他業務成本 5 貸 投房累折 5 19年1月 轉換為公允模式投資性房地產(準則說是會計政策變更)公允價值為130: 借 投房-成本 130(按照成本投房轉公允投房那天的公允價值) 貸 投房 100 借 投房累折 10+5 貸 利潤分配 40.5 貸 盈余 4.5 【可是我覺得19年1月那天這樣做才符合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借 投房-成本 120(是當初固資轉投房時的公允價值) 貸 投房 100 借 投房累折 10 貸 其綜 30 借 投房累折 5 貸 利潤分配 4.5 貸 盈余 0.5 借 投房-公允 130-120=10 貸 利潤分配 9 貸 盈余 1
企業發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項中,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是( )。 A.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變更 B.因執行新會計準則承租人改按新租賃準則進行會計處理 C.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模式 D.債權投資重分類為其他債權投資 【答案】D 老師:在,不懂這個B,不是新事項嗎?怎么是會計政策,另外D怎么就是了,兩種性質都不同了
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會計政策變更,對損益的影響不是直接進入利潤分配分配利潤嗎?那為什么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時候,他的變更也屬于會計政策變更,但是卻進入了存存收益呢,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嗎?
老師:您好!請問匯算所得稅后,補交企業所得稅的情況,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科目來過渡到未分配利潤里,那么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表中在哪里體現呢? 項 目 一、上年年末余額 加:會計政策變更 前期差錯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額 三、本年增減變動金額(減少以“-”號填列) (一)凈利潤 (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凈額 2.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 3.與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有關的所得稅影響 4.其他 上述(一)和(二)小計 (三)所有者投入和減少資本 1.所有者投入資本 2.股份支付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 3.其他 (四)利潤分配 1.提取盈余公積 2.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3.其他 (五)所有者權益內部結轉 1.資本公積轉增資本(或股本) 2.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或股本) 3.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4.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額
老師,審計年報,給我們的初稿固定資產里的折舊費用期末數據跟我給他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不一樣啊?這是啥情況?
請問:50歲,私人企業主辦會計,中級會計考過了,現在往哪方面發展?迷茫
老師,如果兩家公司是同一個法人,那請問可以用同一個地址嗎?一家是市區的,一家是園區的,是同一個法人
老師,請問法人能從公司借款嗎
就是廠家給我們的返點,正常情況下我們是需要開發票給廠家繳納增值稅的。如果我們沒有開發票給廠家,那這筆返點就需要進項稅額轉出?
個人經營所得,要是0收入,有交社保的,申報可以直接零申報不填收入和費用嗎
請教一下,非常感謝!2021年12月1日的當月不是也應該計提折舊嗎?(固定資產停用當月也應該計提折舊)為什么題目里面不計提折舊
從報關單到電子稅務局退稅的流程?報關單可以在電子稅務局退稅的前提是必須已收匯嗎?
雙抬頭報關單要在稅務數字賬戶進行報關單的采集,這里的雙抬頭報關單是什么意思,我們是外貿企業
老師,匯算清繳時候,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數在哪里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