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全額確認收入,開票也是,因為納稅義務已經發生了,如果你確認收入應交做了未開票收入申報那延期開票也沒什么問題,如果沒有其實延期開票就是在延期交稅
4、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生產的M產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19年12月1日,該企業“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的借方余額合計為300萬元,“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的貸方余額為20萬元,企業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銷售成本。12月份該企業發生經濟業務如下:? (1)8日,向乙企業銷售M產品100件,每件產品標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由于是成批銷售,甲企業給予乙企業10%的商業折扣,并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產品已發出,至本月末款項未收到,該項銷售符合收入確認條件。該項銷售業務屬于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 (2)20日,丙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退回M商品10件。該產品為上月采用現銷方式售出并已確認收入,其單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甲企業已向丙企業開具了增值稅紅字發票,并簽發了一張面值為29萬元、期限為1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退回的產品已入庫。? (3)31日,年終清查財產時,發現2015年入賬的應收賬款3萬元無法收回,確認為壞賬。? (4)31日,對應收賬款進行減值測試后,確定“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應有余額為33萬元。?
老師您好,想咨詢三個問題。我們是做規劃設計,沒合同,假如年初到年底,一共收到預收賬款200萬,對方一直不開票說以后再開,我們也為對方服務了,也值他們付的款項,所以12月底想確認不開票收入。1:我們平時開出發票的項目名稱是:專業技術服務,請問這200萬的無票收入需要交印花稅嗎?印花稅到底是按什么確認交不交?2:以前的工資全入了管理費用,其實在收到預收賬款時,人員工資已經是勞務成本了,只是沒確認收入,就記入了管理費用,現在12月確認收入時,如果只把本月工資計入勞務成本,這成本費用就太低了,怎么辦?還有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計入勞務成本嗎?3:公司注冊資本10萬,確認收入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凈利潤假設按100萬計算,第一次提取盈余公積金,按10%計算,10萬,就會遠超(注冊資本的50%)5萬,那怎么提取,是嚴格遵照法定提取10%10萬,還是只按利潤的一半50萬來提取10%5萬?謝謝,麻煩老師了。
4、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生產的M產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19年12月1日,該企業“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的借方余額合計為300萬元,“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的貸方余額為20萬元,企業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銷售成本。12月份該企業發生經濟業務如下:(1)8日,向乙企業銷售M產品100件,每件產品標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由于是成批銷售,甲企業給予乙企業10%的商業折扣,并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產品已發出,至本月末款項未收到,該項銷售符合收入確認條件。該項銷售業務屬于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2)20日,丙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退回M商品10件。該產品為上月采用現銷方式售出并已確認收入,其單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甲企業已向丙企業開具了增值稅紅字發票,并簽發了一張面值為29萬元、期限為1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退回的產品已入庫。(3)31日,年終清查財產時,發現2015年入賬的應收賬款3萬元無法收回,確認為壞賬。(4)31日,對應收賬款進行減值測試后,確定“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應有余額為33萬元。
甲企業采用實際成本法對原材料核算,其中“原材料科目余額為200萬元,與原材料有關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無余額,21年12月該企業發生如下經濟業務:(1)12月4日,購入一批原材料,價款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6萬元,運費為8萬元,運費所對應的增值稅稅額0.72萬元,材料已驗收入庫。該業務已取得全部增值稅專用發票,全部款項尚末支付(2)12月13日,銷售一批原材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為4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2萬元,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全部款項尚末收到,所售原材料成本為26萬元,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銷售成本。(3)月末核查發現當月企業內各部門還耗用原材料共計218萬元,其中,生產車間生產A產品200萬元,車間管理部門10萬元,專設銷售機構6萬元,行政管理部門2萬元(4)12月31日,發現該企業原材料及其生產的產品發生減值,該原材料僅可以用來生產A產品,目前A產品市場售價為300萬元,將原材料加工成A產品還需支付進一步加工費100萬元,銷售費用50萬元,相關稅費40萬元。要求: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編制上述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單位:萬元)0
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生產的M產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19年12月1日,該企業“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的借方余額合計為300萬元,“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的貸方余額為20萬元,企業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銷售成本。12月份該企業發生經濟業務如下:(1)8日,向乙企業銷售M產品100件,每件產品標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由于是成批銷售,甲企業給予乙企業10%的商業折扣,并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產品已發出,至本月末款項未收到,該項銷售符合收入確認條件。該項銷售業務屬于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2)20日,丙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退回M商品10件。該產品為上月采用現銷方式售出并已確認收入,其單價為2.5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2萬元。甲企業已向丙企業開具了增值稅紅字發票,并簽發了一張面值為29萬元、期限為1個月的銀行承兌匯票,退回的產品已入庫。(3)31日,年終清查財產時,發現2015年入賬的應收賬款3萬元無法收回,確認為壞賬。(4)31日,對應收賬款進行減值測試后,確定“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應有余額為33萬元。
也就說即便我暫時不開票,增值稅也是要先申報交稅的,那這樣的話,開與不開并沒有區別呀,為規避風險還不如開掉了?對吧,謝謝
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