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是指在免稅購進的物資中,有改變用途的物資是不允許免抵退的,要在計算免抵退稅額時予以減除的金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是,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這兩個公式分別看都比較難理解,但是將兩個公式合并后就成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這樣一來,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就表現得比較明晰起來,也就是從認定的出口銷售額中,剔除掉免稅購進的原材料價款后的剩余部分對應的征退稅差額。
某自營出口生產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3%。出口退稅率為9%。2019年8月,有關經濟業務如下: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200萬元。外購貨物準予抵扣的進項稅26萬元通過認證。當月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為100萬元。上一期期末留抵稅款6萬元。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80萬,出口銷售貨物銷售額折合人民幣200萬元。計算該企業當期的“免、抵、退”稅額;若本期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為90萬,計算當期的“免、抵、退”稅額。
某某進出口有限公司是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3%,退稅稅率為12%。 02月有關經營業務為: 1、購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40,000,000.00元。 2、上期期末留抵稅款為500,000.00元。 3、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為21,000,000.00元,收款23,730,000.00元存入銀行。 4、本月出口貨物的銷售額折合人民幣30,000,000.00元(不含稅)。 求:1 當期不得免抵稅額 2 當期應納稅額 3 當期免抵退稅額 4 當期退稅額 5 當期抵免稅額 6 當期留抵稅
會計問答 問答詳情 某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兼營出口和內銷。2019 年 11 月份發生以下業務:購進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 100 萬元,內銷收入 50 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格 180 萬元,支付內銷貨運費,取得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運費 2 萬元,適用 9%稅率。假設出口貨物適用 13%稅率,出口退稅率為 9%。 要求: (1)計算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稅額。 (2)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3)計算當期免抵退稅額。 (4)計算當期應退稅額。 (5)計算當期免抵稅額。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上期批準的應退稅額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增值稅稅率-出口貨物退(免)稅稅率)-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增值稅稅率-出口貨物退(免)稅稅率) 請問老師,前面放了問號的兩個公式沒有太理解是什么意思?
@郭老師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 請教老師,這個公式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填在增值稅報表附表哪里?我沒看到主表里有這項,主表里銷項稅額下面減項只有免抵應退稅額
非全日制是按照勞務報酬還是正常薪資報個人所得稅
老師就是第一年虧損了匯算清繳申報了第二年還沒申報匯算清繳那第三年可以彌補第一年虧損嗎
老師第三年可以彌補第一年的虧損嗎
老師就是填企業所得稅季報表我第一年第二年虧損今年盈利24萬直接彌補虧損唄在表上
某個體工商戶(小規模納稅人)從事汽車修理服務,2023年6月取科修理服務收入額(價稅合并定價)25.75萬元,銷售汽車零部件獲得收入3580元,均開普通發票,當月購入修理用配件5000元,取補普通發票,請計算其當月應納地值稅。
匯算清繳本年折舊大于累計折舊怎么填?
英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甲產品,需要經歷三道工序。2023年6月份,甲產品的相關資料如下:(1)月初無期初在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為:材料費用560000元;燃料和動力費費用44000元;人工費用156000元;制造費用52000元。(2)甲產品在三道工序的投料比例為:第一工序50%;第二工序30%;第三工序20%。投料方式為:第一工序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第二、第三工序在生產過程中均衡投料。(3)甲產品定額工時50小時,其中第一工序30小時,第二工序12小時,第三工序8小時。各工序的在產品在所在工序的完工程度均為50%。(4)本月完工甲產品800件。(5)月末在產品200件,其中第一工序100件,第二工序60件,第三工序40件。操作步驟:(1)開設“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的明細分類賬,并將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登記在該明細賬戶中。(2)計算月末在產品材料費用的約當產量,確認當月甲產品材料費用的約當總產量,并據以分配材料費用,計算出月末在產品和本月完工產品的原材料費用。(3)計算月末在產品其他費用的約當產量,確認當月甲產品其他費用的
去年后半年我接受賬務,建立賬套時直接把之前的應收賬款改成了預收賬款,因為之前沒有確認收入,現在想想是不是有影響,還能更改嗎
某化妝品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年8月份銷售高檔化妝品1000套,單價900元;受托加工高檔化妝品50套,加工費10000元,代墊輔助材料500元,委托方提供原材料成本為156000元;另外該廠所屬非獨立核算的銷售門市部本月從成品庫領取高檔化妝品30套,每套成本價700元,用于對外贊助。要求:計算該化妝品廠本月應納增值稅稅額和消費稅稅額。
公司購買油漆,去年入了低值易耗品,已經用在辦公樓,今年怎么調賬
=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也就是說這個公式計算的是購入原材料的進項稅征稅率與退稅率差異的金額,這個金額不允許退稅,也不允許抵扣國內銷售商品的銷項稅。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這個公司是購進的原材料本身就是免稅的,也不存在進項稅的問題呀?
您好!就是因為它是免稅的,所以才需要做抵減哦
還是沒有明白,免稅的,沒有進項稅為什么還抵減。
這里的抵減是抵減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也就是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里面包含了這個免稅的部分,而免稅部分根本就沒有進項,所以要做抵減,抵減完以后相當于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就少了
也就是說,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增值稅稅率-出口貨物退(免)稅稅率)-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這個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格的原材料成本中包含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非免稅成本,另外一部分是免稅成本。得需要把這部份免稅成本減去,也就是合并后的這個公式=(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您好!是這樣理解的,不能重復抵減,所以要調回來免稅的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