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離差為30%,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離差率為1,1,投資者王某和李某決定將其個人資產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王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9%,李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為(),資產組合中()風險更大(填M或N),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投資者王某和李某中屬于風險偏好者的是()。 同學你好,計算如下: 1.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30%/18%=1.67 2.資產組合N的標準離差率為1.1,小于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1.67,因此資產組合M的風險更大。 3.設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X: 18%×X +20%×(1-X)=19%,解得X=60%。 因此,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60%。 4.李某更厭惡風險。投資組合中,M有更高的風險,張某在高風險資產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60%,在低風險資產N上投資的最高比例是40%,而李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因此,李某更厭惡風險。
麻煩老師詳細解答一下這道題的四小問哈,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離差為27.9%;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3%,標準離差率為1.2。投資者張某和趙某決定將其個人資金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張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6%,趙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 要求:(1)計算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 (2)判斷資產組合M和N哪個風險更大。 (3)為實現其期望的收益率,張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多少? (4)判斷投資者張某和趙某誰更厭惡風險,并說明理由。
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差為27.9%,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3%,標準差率為1.2,投資者周某和馬某決定將個人財產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周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6%,馬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周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重是多少? 老師,這題怎么解?答案給的解方程看不明白,能否講的詳細一點
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離差為30%,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離差率為1,1,投資者王某和李某決定將其個人資產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王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9%,李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為(),資產組合中()風險更大(填M或N),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投資者王某和李某中屬于風險偏好者的是()。
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離差為30%,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離差率為1,1,投資者王某和李某決定將其個人資產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王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9%,李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為(),資產組合中()風險更大(填M或N),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投資者王某和李某中屬于風險偏好者的是()。
資產組合M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離差為30%,資產組合N的期望收益率為18%,標準離差率為1,1,投資者王某和李某決定將其個人資產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中,王某期望的最低收益率為19%,李某投資于資產組合M和N的資金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資產組合M的標準離差率為(),資產組合中()風險更大(填M或N),為實現期望的收益率。王某應在資產組合M上投資的最低比例是()%,投資者王某和李某中屬于風險偏好者的是()。
老師,房屋產權方可以無償捐贈給非公開基金會房屋使用權用于基金會辦公么?基金會開具慈善事業捐贈票據用于產權方抵稅?如果可以,從合規角度考慮需要注意什么?金額和面積有何要求?
老師你好,棉粕的稅率多少,開票是按免稅開還是按9%開
老師,這是報稅實操模塊里的利潤表,為什么3月份的利潤表的答案和老師講的不一樣呢?本期金額應該是3月份的,累計金額應該是1-3月份的才對呀
12月向A公司購買 X產品,向B公司購買Y產品,票未到,貨已經。暫估,借:庫存商品-X 庫存商品-Y 貸:應付賬款-A公司 應付賬款-B公司,這樣可以嗎?
老師面粉廠業務學哪個課程呢
老師,想問下個體戶綁定銀行卡已經按照流水申報個體經營所得收入了,法人能把這個款提出來私用嗎?
要是企業所得稅預繳多了,匯算時可以申請退稅嗎?要是不申請能不能放在以后抵扣嗎
金融管理部門一般是指什么部門?
老師您好,我想咨詢一下酒店如果有租車服務的需求,需要辦理什么資質呢都
請問老師,原材料采用的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原來采購價格高才這樣一直下來導致現在賬上價值比現在實際價值高很多,按正常的生產配比算賬上就是虧損狀態,這種情況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