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 這是會計準則規定的,總額法下,收到錢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分期轉入其他收益
老師,麻煩看下圖,為什么公司采用凈額法核算政府補助,選項b確是正確的?選項b里不是說計入當月遞延收益,并在員工服務期分攤,沖減生產成本?凈額法不是一次沖完嗎?
老師 這是一道道題 里面有幾個小問題需要幫忙解決一下 1.圖二的的第二問說結合資料一和資料五 可是和資料五有什么關系呢?是說后面需要的意思么?然后資料五第一行資本成本是多少怎么推斷呢?第二行的我知道是9% 第一行不知道是多少 2.計算內含收益率 幫忙計算一下 因為和答案不一樣 想看一下老師的計算列式
老師你好,沒做過現金盤點表,然后想問一下,我現在這個表上的數據有什么不對的嗎,再就是下面那一塊 追溯至報表帳面結存額 看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老師,我不明白答案中的會計分錄,這里的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50萬元,本期發生160*25%=40,那么這個借其他綜合收益10遞延所得稅資產10是什么意思?期初是可抵扣差,本期增加可抵扣差,這里的分錄是沖掉的意思?還有這個答案也不理解:借所得稅費用65貸遞延所得稅資產65(答案期初余額可抵扣差140本期發生65可抵扣差,又減上筆分錄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方10?我不明白啥意思?還有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貸方余額10,本期發生60*25%=15然后15-10=5是啥意思?是余下的要結轉到所得稅費用科目嗎?
老師我想問下第五步按補助金額分攤遞延收益是什么意思的,看不明白
為什么要分期轉入呢老師
您好 因為資產提折舊 影響利潤表,所以收到政府補助也需要進損益
老師結轉資產處理損益的時候不是已經結轉了嗎到營業外收入中,這個為什么也要結轉啊
這是兩件事呀,不沖突的,資產那邊正常處理,政府補助正常處理。
老師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整個過程嗎,真的是想不明白
同學您好 比如您買個固定資產100萬,使用年限5年,政府補助您20萬,其實您真正的代價是80萬, 總額法下, 固定資產每年攤銷20萬,攤銷5年,一共記到管理費用100萬, 政府補助先確認遞延收益20,也是分5年轉到其他收益, 管理費用100萬對利潤影響是負的,而其他收益對利潤影響是正的,所以凈影響是負80,和初始取得時一樣了。
老師,嗯有點明白了,那轉銷遞延收益那里余額能麻煩老師通俗解釋一下嗎,真的是麻煩老師了
同學您好 因為固定資產已經不存在的,遞延收益就是為了彌補固定資產而存在,所以遞延收益也需要轉銷
老師您能舉個通俗的例子嗎,謝謝老師
同學您好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固定資產用到第三年年末報廢,固定資產按照報廢處理,遞延收益是為了固定資產而存在,所以遞延收益也得一次性轉走
老師麻煩看下這個先購資產在收補助的這種,為什么要在剩余年限內進行分攤的,謝謝老師
您好 遞延收益是為了補償固定資產,所以隨著固定資產走,固定資產還剩幾年,遞延收益也得按照幾年攤
老師麻煩您看一下,為什么其他收益按照4.42而不是按照5轉的呢
同學您好 新的問題重新提問下哈
老師,我怎么能找你提問呢,因為重新提問就換成其他的老師了
您重新提問吧,我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