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發票是按照合同金額開具的,那么你在乎的時候根據合同暫估就是可以的
老師,你好。我們是一般納稅人,零售批發行業。很多時候,貨已經收到了,但發票有沒有開回來,但商品當月就賣出去了。所以到月底發票還沒回來,就暫估這些商品的價值。到發票回來時就把這筆預估數沖紅。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例如8月的預估憑證是這樣的 借:庫存商品5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5000 這暫估了的商品當月就銷售出去并結轉到了成本里 借:主營業務成本5000 貸:庫存商品5000 到下個月發票回來時 借:庫存商品-5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5000 借:庫存商品 6000 貸:應付賬款6000 這樣對沖后,發現賬上的庫存商品與庫存表上的庫存數對不上,請問一下是什么原因?
老師,12月庫存商品買貨的發票沒收到,但是賣貨的發票我們開給了客戶,因此我做了暫估庫存商品入賬,暫估這部門沒結轉成本,然后有結存,財物軟件里的結存價格是移動加權法算出來的,我看了下它包含了暫估這部分的庫存,現在收到發票了,我除了紅沖暫估的應付賬款,我還需要做什么分錄嗎?
和供應商簽了好幾個合同,同樣的產品價格不一樣然后用移動加權結轉成本,但是我發票只到了一部分,發票是對應合同金額開的,實際上貨物已經到了,只是發票沒到,那我暫估入庫的時候,是按進來的發票加權去暫估剩下的,還是說按整體合同加權去暫估剩下的
老師,我們公司上一任會計做的21年有筆錯賬,實際發票已收到,暫估沒沖,入賬了不同商品的庫存,已經結轉成本,暫估金額大于發票金額,這該怎么更正?比如21年有筆貨物做了A產品的暫估,發票金額900,暫估了3000,做錯賬時做成 購入時發票未到,貨物到了 借:庫存商品——A產品 3000 貸:應付賬款——暫估入庫3000 出售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3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3000 收到發票時沒有沖這筆暫估,本來是A產品而入賬入成了另一個B商品的庫存 借:庫存商品——B產品 9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7 貸:銀行存款 1017 到2022年了怎么更正2021年這筆錯賬
去年12月我暫估了一筆成本(價稅合計的),當時我是這樣下的憑證:借 工程施工 5474985.50元 貸 應付賬款 5474985.50元,今年稅務師審計出來,這張發票還沒開過來,但成本全結轉完來。我這邊查出來才知道今年1月份到了一張發票,價稅合計是3579333.50元,稅額是411781.73元,當時我就這張發票下了憑證(忘了在12月份有暫估成本這回事):借 工程施工 3167551.77元 應交稅費一待認證進項稅額 411781.73元 貸 應付賬款 3579333.50元。另外,通過這次查賬發現去年12月多暫估了成本481611.00元(價稅合一的),實際上對方現在只有1414410.00元的票還沒有開給我公司。請問這一系列憑證應該怎樣調?
老師,四月補交了24年第四季度,25年第一季度的房產稅怎么帳務處理?
電子稅務局里發票很多,怎么方便知道已報賬或者已打印
老師,市場中心組織的銷售會議,餐費能入會議費嗎
我在平板怎么樣下載黃岡優課
老師:沒有計提就直接寫了第一張繳費稅費分錄,第二張調整,第三張結轉繳納,對嗎?看科目余額表應交稅費科目期末余額在借方,哪里出了問題呢
老師匯算清繳,利潤總額是負數,賬面還需要做調整嗎?虧了也不能彌補以前年度?
水利建設基金計入什么科目,請賈蘋果老師回答,其他人誤接否則差評
你好老師,請問給員工交保險,員工自己辦理的靈活就業需要她取消嗎,還是直接增員就行呀
2018小微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是10w按10%繳稅。如果現在調增當年成本150w。是不是按25%計算了,(150+10)*25%嗎,扣出當年已繳納的,其他掛應交所得稅,現在補繳。后邊年度每年所得稅都調整嗎
老師差額征收全額發票也按發票上不含稅確認收入,那銷項稅額呢?也按發票上的確認嗎?不是確認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