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計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預算表是依據當前的實際資產負債表和全面預算中的其他預算所提供的資料編制而成的,反映企業預算期末財務狀況的總括性預算。
資產負債預算表由成本管理與結算中心編制,主要編制方法如下:
1、?貨幣資金:數據來源于《資金收支匯總表》,根據現金收支預算,考慮預算年度情況編制;
2、?應收票據、應付票據:數據來源于《應收應付預算表》,根據上年票據收付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分析填列;
3、?應收賬款:數據來源于《應收應付預算表》,根據以往的收款經驗(一般為上一月份的電費)來確定,也可按本期應收帳款余額=(累計含稅銷售/累計天數)*預算收帳天數來確定;
4、?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數據來源于《應收應付預算表》,根據上年收付款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分析填列;
5、?預付賬款:根據合同簽訂情況進行預測;
6、?存貨:數據來源于《燃料需求量預算表》、《備品備件采購與存貨預算表》、《其他物資采購與存貨預算表》,根據預測的存貨來分析填列;
7、?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根據上年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分析填列;
8、?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數據來源于《固定資產折舊預算表》,由成本管理與結算中心根據上年資產情況并結合本年資本預算情況進行分析填列;
9、?在建工程:根據上年資產情況并結合本年資本預算情況進行分析填列;
10、?無形資產:根據上年攤銷情況并結合本年預算情況進行分析填列;
11、?長期待攤費用:根據上年攤銷情況并結合本年預算情況進行分析填列;
12、?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數據來源于《籌資預算表》,根據上年借款及本年籌資情況分析填列;
13、?應付賬款:數據來源于《應收應付預算表》,根據以往的付款經驗(來確定,也可按本期應付帳款余額=(累計含稅采購/累計天數)*預算付款天數來確定;
14、?預收賬款:根據上年收款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分析填列;
15、?應付職工薪酬:數據來源于《應收應付預算表》,根據預算年度的職工薪酬分析填列;
16、?應付稅費:數據來源于《應交稅費預算表》,根據歷史經驗并結合預算年度分析填列;
17、?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根據上年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進行分析填列;
18、?盈余公積:計算公式:盈余公積=(上年盈余公積%2B本年彌補上年虧損后凈利潤)*10%;
19、?未分配利潤:本年未分配利潤=上年未分配利潤%2B本年實現的凈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擬分配的股利。
(二)預計損益表
損益預算是反映和控制企業在預算期內盈利水平、利潤及利潤分配情況的預算。它是在匯總銷售預算,成本、費用預算,營業外收支預算和資本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的。
預計損益表由成本管理與結算中心編制,主要編制方法如下:
1、?主營業務收入:數據來源于《主營業務收入預算表》;
2、?其他業務收入:數據來源于《其他業務利潤預算表》,根據簽訂合同的合同情況進行預測;
3、?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數據來源于《營業成本預算表》;
4、?營業稅金及附加:數據來源于《營業稅金及附加預算表》;
5、?銷售費用:企業不適用;
6、?管理費用:數據來源于《其他費用預算匯總表》;
7、?財務費用:數據來源于《財務費用預算表》;
8、?資產減值損失:數據來源于《資產減值損失預算表》;
9、?投資收益:由成本管理與結算中心根據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情況并結合預算年度情況進行預測;
10、?營業外收支:數據來源于《營業外收支預算表》,根據歷史經驗結合預算年度情況進行預測;
11、?所得稅:根據利潤總額預測情況考慮納稅調整因素乘以下年預測所得稅率計算出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根據預計轉回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確定。
2023-10-24
大體怎么編啊,先得編出分錄來嗎?
要不資產負債表平不起來
同學,你好 都是預計的,根據你的預算表來做的
預計資產負債表也需要平起來嗎
同學,你好 恩恩,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