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學 1,理解對的 2,理解也是對的
老師,這題是不是還有一個?(1000-800)+100+100,其中一個100是個別報表確認的損失到合并報表不應該確認的損失(1000-900),另一個是合并報表應該確認的公允變動(900-100),對凈損益影響為0所以答案就沒寫了。
【例?多選題】(2017年)下列關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合并方發生的評估咨詢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 B.與發行債務工具作為合并對價直接相關的交易費用,應計入債務工具的初始確認金額 C.與發行權益工具作為合并對價直接相關的交易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 D.合并成本與合并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老師這個題目答案是AB,但我對B有疑問感覺以前做過一個這題目,對于債務工具他的交易費用應該是計到應付債券-利息調整中去,不應該是應付債券-面值中去。雖然 都是應付債券下的二級科目,但是初始確認金額應該是指的面值 吧?感覺以前做過類似這個選項就是錯的?
老師這道題視頻課老師講的是公允不影響損益進入其他綜合收益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個我能理解,就是再算本期應交所得稅時,利潤總額沒有減掉100直接是用1000×25%,即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是250元,這樣不是公允價值變動的那部分還是繳納了所得稅呀,而且還確認了所得稅費用,我就是為什么不減100不能理解
@悠然老師1 你好。 教材原文: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所產生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或利得和匯兌損益之外,均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直至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或被重分類。但是,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該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該類金融資產計入各期損益的金額應當與視同其一直按攤余成本計量而計入各期損益的金額相等。 以上是教材原文,教材后續就舉了一個例題,例題中給的前提是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利息,計入了當期損益。但是按照教材的說法,采用實際利率法計入損益的情況是轉折表達,意思就是說,只要不按照實際利率法就不能計入當期損益而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但是有一年的真題直接就以實際利率法來后續計量其他債權投資了,你看看這道題的答案是不是有問題?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有表決權股份,采用權益法核算。甲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兩者在以前期間未發生內部交易。2021年12月20日,甲公司將一批賬面余額為1 000萬元的商品,以6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乙公司(假設交易損失中有300萬元是商品本身減值造成的)。至2021年資產負債表日,該批商品對外部第三方出售40%。乙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2 000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因素。2021年甲公司因該項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300 B.0 C.420 D.41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在該項內部交易中虧損400萬元,其中300萬元是因為商品減值引起的,不予調整;另外該商品已對外出售40%,所以12萬元(100×60%×20%)是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在采用權益法計算確認投資損益時應予抵銷,即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 000+100×60%)×20%=412(萬元)。
為什么我發票提額上傳的合同在已上傳中看不到
簡述審計風險模型,謝謝老師
老師,現在是不是基本都是拖欠工資的工作了?如果拖欠工資一個月還能干嗎?
老師,業務員的費用票里邊有住宿,車票等,我是分開做明細,還是一起做個差旅費,有的會涉及到稅金,是不是要分開做
老師:今天收到一份稅務稽查通知書,但根據提供的網址打不開。我懷疑是假的。但又不敢打電話給稅局確認。這個通知書是發到郵箱里的。要怎么處理比較好。
老師好!咨詢下,公司 20萬的裝修合同,按照3、4、3比例分別付款、開票,會計賬務一般怎么處理比較好?是每次直接入費用就好,還是考慮長期待攤費用?
老師,招標的時候投標單位提供了沒有備案的審計報告算是虛假資料嗎
老師,我們充值加油卡,充值時借其他應付款,貸現金。 加油時借銷售費用,貸,其他應付款,但是現在每次充值有贈送該怎么做賬,比如充3000送150
賬上沒有實繳,公司減資股東需要交個稅嗎
上個月 做賬 借:銷售費用-運費 貸:應付賬款- 有進項沒有勾選,本月可以調整分錄做賬: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銷售費用-運費 這樣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