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你好, 借:委托代銷商品500 貸:委托代銷商品款500 借:銀行存款150 貸:應付賬款145.6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4.37 借:應付賬款30 貸:其他業務收入27.0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2.91 借:應付賬款115.63 貸:銀行存款115.63 借:受托代銷商品款 150 貸:受托代銷商品 150
"2.委托代銷商品的核算。A公司委托B公司銷售女裝200件,每件不含稅價為100元,B公司按不含稅售價的10%收取手續費,該商品成本為80元/件,增值稅稅率為13%。月末B公司實際銷售50件。A公司在收到B公司交來的代銷清單時,向B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B公司收到發票后即支付了貨款。要求:根據上述經濟業務分別編制A公司和B公司相應的會計分錄。1麻煩老師了
1、甲公司以一批存貨商品A交換乙公司的存貨商品B。存貨商品A的成本為7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8萬元,公允價值100萬元,增值稅率為17%。存貨商品B未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為110萬元。要求:編制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2、甲公司年末存貨有150件A產品、70件B產品。150件A產品和70件B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均為12萬元。其中,150件A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不含增值稅,下同)為15萬元,市場價格預期為11.8萬元;70件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11.8萬元。銷售每件A產品、B產品預期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均為0.2萬元。該公司 “存貨跌價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30萬元。要求:計算該公司是否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若需要,請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乙公司1月30日銷售上年結余的C產品50件中的30件。該產品上年末已提“存貨跌價準備”3000萬元。要求:按產品存銷數量分配已提存貨跌價準備,編制相應會計分錄。
A超市收到來自B公司的100件代銷商品來A超市售賣,A不用支付進貨款,但B公司的貨會進入A超市的庫存系統,有數量無進價成本,B規定售價為每件5元,此售價為含稅價,已售出了30件商品,A公司按照每月銷售額的20%提成,提成款直接從A結算給B的銷售款中扣除,增值稅率為3%,A為小規模納稅人,請老師寫出A超市,進貨,銷貨,包括支付銷售款的分錄,重點強調,所有顧客買的商品,如需要開票,均由A超市開具
業務分析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A、B兩企業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均為13%。2020年5月1日, A企業與B企業簽訂代銷協議,A企業委托B企業銷售甲商品500件,甲商品的單位成本為每件3500元。代銷協議規定,B企業應按每件甲商品5650(含增值稅)的價格售給顧客,A企業按不含增值稅的售價的10%向B企業支付手續費。 5月30日,A企業收到B企業交來的代銷清單,代銷清單中注明:實際銷售甲商品400件,商品售價為2000000元,增值稅額為260000元當日A企業向B企業開具金額相同的增值稅專用發票。5月31日,A企業收到B企業支付的已扣除手續費的商品代銷款。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A企業如下會計分錄: (1)發出商品的會計分錄。 (2)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銷售收入、增值稅、手續費支出,以及結轉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 (3)收到商品代銷款的會計分錄。
(一)2014年5月1日A公司委托B公司銷售商品500件,商品已發出,每件成本為240元,A公司約定B公司按每件300元對外銷貨,A公司按售價的15%向B公司支付手續費。至5月25日B公司全部對外銷售完,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50000元,增值稅額為25500元,款項已收存銀行。5月26日A公司收到B公司開具的代銷清單時,同時向B公司開具了一張相同金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5月28日B公司與A公司結清相關款項。假定A公司發出商品時納稅義務尚未發生,不考慮其他因素。要求:做出A、B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12分)
是江油黨校嗎?質詢會計
補充上面一下沒有所得稅小規模的
老師!我們以前年度支付的28萬元房租水電今年做賬沒有所得稅,借方用利潤分配,現金減少了哪里體現出來,具體說明下分錄謝謝
老師個稅經營所得賬上也體現不了實際利潤啊
老師,那個應收賬款有有叫張杰這個人兒,然后應付的時候呢,老板叫我充那個應收的章節,然后預收預預收賬款中也有章節這個人,然后他說就是就這些這些來往來這些科目都有,都相當于都有這個人,我怎么區分就是快速找著說是呃呃應付的時候走應收呃應收貸方,然后預收賬款的借方就是預付賬款。張杰,我怎么就把它們連接在一起?能就是快速找出來,不出錯
老師,工資表老出不來,我可以當月先0申報嗎,下月倆個月一起申報不,個稅有什么影響不
應收賬款占用資金的應計利息,不應該是利息嗎?為什么等于了機會成本,老師我這邊特別不理解應計利息
老師,給員工繳納社保發現有養老險 工傷險 和失業險三種,沒有醫療險怎么回事,醫療險必須添加的嗎
固定資產政府補貼需要交稅嗎
土地使用權的攤銷的會計分錄?
我是受托方,不是委托方啊,怎么用委托商品代銷,而且我問了稅務局,必須由我全額開發票,全額確認商品的收入
您這個分錄最后是由A超市給顧客開稅票,還是由B給顧客開票
學員你好,是A超市給顧客開票。 你方是受托方,第一個分錄可以變更為 借:受托代銷商品500 貸:受托代銷商品款500 是全額開票且繳納了增值稅,但是全額確認收入不符合會計核算原則
我全額開了稅票,不就是代表我全額默認了,這個收入全額是我的嗎
學員你好,納稅義務發生了,所以應當繳稅。但是這個稅款也同時向B收取了。商品賣出去了,款項不給B,B同意嗎? 商品不是A的,收入也不全是A的,A的收入只是20%的那部分提成
我去稅務局,貨款勞務科詢問開票及做賬情況,他們的解釋是雖然我不出錢,他的貨就進了我的庫存系統賣,然后票還歸我開給顧客,他說我就按照正常的購銷賬務去處理,我說不可能,我沒出錢怎么結轉成本,他說是不是我賣,我說是的,賣了的錢是不是要返還一部分給B,我說是的,他說那你返還的那部分,不就可以看做是你出了成本去買的嗎?我的成本就是返還的這部分錢,我結轉成本的時候就是這部分,他說我考慮的太復雜,我們這根本就不屬于受托代銷的情況,因為受托代銷是由對方開票的,我們這又收了別人的貨,又是我自己賣,這不就跟正常的買進賣出是一樣的嗎?這是稅務局給我的答復?然后我就懵了,他還讓我去查清楚受托代銷的情況
稅務局說,我們正常的購銷是先買進在賣出,買的時候結算貨款,而A這種情況是屬于賣出了之后在結賬對賬,確認成本
學員我好, 會稅是有差異的。 委托代銷是指受托方(一般為商業企業)按委托方的要求銷售委托方的貨物,并收取手續費的經營活動。 委托代銷的特點是受托方只是一個代理商,委托方將商品發出后,所有權并未轉移給受托方,因此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仍在委托方。只有在受托方將商品售出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才轉移出委托方。所以,企業采用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應在受托方售出商品,并取得受托方提供的代銷清單時確認銷售收入實現。 委托代銷主要類型 一、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銷售商品,受托方只收取代銷手續費,并且該代銷手續費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無必然聯系。 二、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銷售商品,受托方只收取代銷手續費,并且該代銷手續費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 三、受托方將代銷商品加價出售,與委托方按協議價結算,不再另外收取手續費。這種類型就是日常所說的視同買斷,受托方以商品差價作為經營報酬。 四、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的結合。
所以我現在很糾結,稅務局讓我那樣做,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全部都是您那樣說的,他還覺得是我想復雜了,還是我要在去稅務局換一個專管員問一下
學員你好,會稅是有差異的。會計處理并不等同于納稅申報表,建議先跟稅局咨詢后協商一個折中的辦法。或是申報表中采用稅局的做法,會計核算依據會計準則。
稅務局是要我們按照正常收入和成本確認,會計上估計也是這樣,好像沒有折中的辦法,還說我們想多了,要不要先找我們的專管員問一問
學員你好,會計核算是前面所述的原則。會稅存在差異的。
就怕稅務局查賬的時候,我按照前面的做法,怕他們說我們做錯了,那要是一錯,改賬稅那一塊就很麻煩了
學員你好,所以更要慎重了。
那現在稅會有差異,做賬和報稅是不是不可調和的情況呢?能不能告訴我,現在稅會差異在哪里?是不是貨品的銷售收入是A全額確認還是不全額確認的問題?
學員你好,上述的會計核算方法和稅務局的要求之間的差異就是會稅差異。 正常情況下,不存偷逃稅款的話,稅務局不會因為這類差異而要求做賬務調整的。
偷稅逃稅不存在的
學員你好,那正常處理就好
按照您教我的方法,還是稅務局教的那種呢
學員你好,你是會計,應當遵循會計準則。